馬太鞍溪洪災復原新佈局!季連成掛帥 下令國軍中校進駐災村統籌一切

行政院拉高中央前進協調所的層級,宣佈由行政院政務委員季連成(右二)擔任總協調官,行政院顧問李孟諺則輪任副總協調官。(吳佩蓉攝)

花蓮馬太鞍溪堰塞湖洪災災後復原持續,行政院拉高中央前進協調所的層級,宣佈由行政院政務委員季連成擔任總協調官,行政院顧問李孟諺則輪任副總協調官。今(1)日季連成首度主持記者會,並公佈多項「新政」,包括國軍中校階以上軍官進駐7村擔任指揮官,全面強化救災效率。

這項人事異動,外界解讀爲「救災指揮層級升級」,解決先前由經濟部次長賴建信擔任總協調官,恐難調度國軍高階將領「大將軍」的疑慮。季連成表示,昨日完成交接後,首要任務就是「微調機制」,讓救災腳步更快、更明確。他提出三大調整方向:

首先,原本7個功能分組調整爲12個,每個功能分組的組長都由中央部會12職等以上的簡任參事擔任,全面拉高位階,以確保跨部會救援能量更加到位。他強調,這次不只是組織編制的調整,更是要讓責任劃分更清楚。

第二,兵力調派模式也全面升級,過去以任務分工爲主,現在則改爲「責任區」制度,將災區劃分爲7個村,每一村都由軍方中校以上指揮官負責,搭配村長與縣府環保局同仁共2人協助,中央部會也會派員進駐,指揮官進入村落後,將全權負責調度兵力、志工、機具與救災進度,務必做到「任務到村、責任到人」。

第三,會議制度更加密集。中央協調所每天上午8時30分召開工作會報,檢討前一日狀況、規劃當日任務,10時召開記者會;下午4時30分再召開進度檢討會議,並於晚間6時率領工作組參與縣府災防會議,與地方政府溝通需求。

晚間7時則與國軍前進指揮所開會,7位軍方指揮官需逐一報告當日進度與困難,確保中央、地方與軍方三方無縫整合。他強調,未來救災分工以村落爲核心,所有兵力與資源都須納入統一調配,避免各自爲政導致混亂。昨他已出席縣府會議,並將地方提的問題逐一轉交中央解決,「我們要讓災區的問題,能即時獲得迴應,不再延宕」。

這是季連成首次以總協調官身份主持協調所記者會,他坦言責任重大,將持續與縣府及軍方緊密合作,確保復原腳步加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