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太鞍溪第二?臺南急水溪淤積 環團憂重演洪災
立委陳昭姿、農民及臺灣水資源保育聯盟今天在立法院舉辦記者會。(蔡佩珈攝)
臺南白河水庫排砂、清淤,造成急水溪中下游嚴重淤積,農民今天與立委、環團舉辦記者會控訴,政府治水失靈,今年豪大雨接連來襲,進一步使沿岸農地、道路淹水,農作及民宅受損,擔憂將成「馬太鞍溪第二」,呼籲經濟部研擬治水方案,並補償沿岸受災農民與居民損失。
立委陳昭姿、農民及臺灣水資源保育聯盟今天在立法院舉辦記者會,農民張令騰表示,臺南市急水溪中游地區過去60年未有效疏濬,加上不當清淤,土砂堆置河岸,大水一衝就淹往農地,以及白河水庫持續排砂排水,急水溪河牀及二旁農民土地近10年淤積加劇超過1公尺。
他舉例,2023年前東山青葉橋疏浚土方從未清運,颱風大水衝往中游衝,導致中游泥沙堆積超過5公尺,河牀逐步墊高,農地被迫成爲「免費滯洪池」,只能放棄耕作高經濟作物,附近民宅也屢遭洪水淹沒,甚至面臨被沖刷進懸崖的生死威脅。
張令騰指出,2024年凱米颱風期間,急水溪水位暴漲,僅差10公分就要淹沒全部農地與價值2000萬元的農業設施,最終農地部分高處被沖刷流失,面積縮減,長期經營的心血面臨毀滅性打擊。
他說,2020年至今曾多次跟第五河川分署陳情反應泥沙淤積嚴重,但河川局至今都無法提出具體解決方案,並刻意逃避他們多年來上游排沙排水,且沒清運上游疏濬土方對中游地帶的法定賠償責任。
臺灣水資源保育聯盟理事長陳椒華表示,經多次前往現勘,急水溪河牀淤積嚴重,簡直就要成爲「馬太鞍溪第二」,農民資材室及民宅也因多次淹水造成災害,急水溪流經臺南市東山青葉橋及新營後火車站旁的急水溪橋因淤積嚴重淹過橋面而斥資改建加高,如果有更大洪水,後果將不堪設想。
立委陳昭姿強調,農田攸關食物生產,牽涉生存權跟健康權,政府不該製造問題,白河水庫因長期排砂排水,造成急水溪周圍農地擡升、水災影響農田種植,水利署應說明保護急水溪周圍農田的措施,以及檢討治理白河水庫及急水溪。此外,急水溪淤積導致每次大雨、颱風造成鄰近農路淹水中斷,水利署、農業部及臺南市農業局應重視並儘快改善。
經濟部水利署官員表示,因應農民反應問題,今年起啓動檢討,將到當地舉辦說明會蒐集各界意見,以利治理規畫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