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必榮專欄》川普的另類談判

在川普介入下,迦薩戰事有了第一階段的停火。圖爲以色列總理尼坦雅胡與美國總統川普於2025年9月29日星期一在華盛頓白宮國宴廳舉行記者會後握手。(圖/美聯社)

在川普強力介入下,迦薩戰事終於有了第一階段的停火。如果停火能夠順利維持,迦薩難民將可迎來和平的第一道曙光。然而不管迦薩的前景如何,這一系列談判都有很多可學、可看的地方。

第一個看的是哈瑪斯如何迴應川普逼和的壓力。想像一個場景:假設你是哈瑪斯,川普威脅如果不接受他的「20點和平計劃」,他就放手讓以色列去完成她的工作,也就是殲滅哈瑪斯。這時你該如何迴應?不要去想和平計劃有多少缺漏,或可不可行,那是學者的工作;也不要去想哈瑪斯究竟應以迦薩人的福祉爲重,還是繼續堅持遙遠的建國夢想,那是哈瑪斯內部的辯論。橫在面前的是很實際的問題:接受還是不接受?這關係到哈瑪斯與迦薩人的生死存亡。

在談判時,說yes不甘,說no不敢的時候,唯一的方法就是說if。說if有很多種,一種是提出完全不同的「對案」,一種是附帶條件的「yes,but」。

哈瑪斯10月3日晚上的回覆,就是yes,but:接受川普和平計劃的框架,釋放人質,給足了川普面子,但後面附帶了條件:以色列要同意結束戰爭,並且撤軍。怎麼解讀哈瑪斯這個迴應?一些阿拉伯國家說這就是no,但川普說由這個聲明可以看出哈瑪斯有意追求和平,所以是yes。

這一來一往的過招可以細細咀嚼:哈瑪斯的迴應戰術可以學,因爲不管哪一種談判,我們都可能碰到「說no不敢,說yes不甘」的兩難,都可能會用到哈瑪斯的yes,but。而川普的反應更可以看,這就是我們這裡要講的另類談判。

當美國代表在各造之間穿梭,尋求對和平計劃的支持時,川普當然知道大家對計劃都有保留意見,也都有一些附帶條件,但因爲美國強勢,大家表面上都不得不表示支持。何況面對迦薩難民的苦難,誰要公開反對,誰就得背上不願意追求和平的罪名。

川普當然知道大家心裡在想什麼,但就抓住沒有人願意公開反對的心態,宣佈「感謝大家都支持這20點和平計劃」,然後開始在埃及就釋放人質的細節談判。這種先達成協議,再慢慢談細節的方式,逼各國就算嘴裡說的和平是個「假戲」,也不得不「真做」。

說這是另類的談判術,是因爲傳統的談判,是外交官先在底下把細節都談定,然後元首們再出來簽字,是由下而上;川普則是由上而下,先宣佈達成協議,把世人對和平的渴望都激起來了,然後以此爲壓力,再往下談細節。

川普用他女婿庫許納與房地產大亨魏科夫爲特使去談細節,也是好棋。這兩個人都很會談判,而且能跳出傳統外交官固化的思維模式。尤其庫許納,本身不是政府官員,既獲川普信任又不受官僚體系約束,談判起來自然靈活得多。至於論者謂庫氏在中東有很多私人投資,恐有利益衝突,川普纔不會管這些。

可是川普的另類談判就一定會成功嗎?也不一定。誰也說不準第一階段釋放人質之後,就一定會進入第二階段的細節談判。但是美國肯定會繼續施壓,而以色列總理尼坦雅胡也展現了一些彈性,所以相較於從前,這次談判成功的機會應會相對增加。

(作者爲東吳大學政治系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