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必榮專欄》國際派對煙火下的外交夢

外交派對接力登場。圖爲美國總統川普的專機空軍一號26日上午抵達馬來西亞,川普下機步上紅毯後,隨穿着傳統服飾的大馬錶演團手舞足蹈。(美聯社)

這禮拜有好幾場外交派對接力登場。吉隆坡的東協峰會、韓國慶州的APEC峰會搭起了兩個舞臺。舞臺之上,第5輪美中貿易談判、川普與日本新首相高市早苗的首次峰會,以及衆所矚目的「川習會」輪番上演。絢爛的外交煙火襯托出川普的主角地位,但每個與會國家也都懷抱着自己的外交夢。無論這些夢能否實現,都映照出國際政治的冰冷現實。

馬來西亞是今年的東協輪值主席,吉隆坡的夢是經由峰會展現東協團結,凸顯東協在區域的中心地位,並在美中兩國間維持平衡,不要讓任何一國元首在東協的場子上不歡而散。

有沒有人會不歡而散目前還不知道,但外界的評論是川普關稅大刀一揮,東協各國早已變得更爲分裂,而不是更爲團結。大家都想私下跟川普接觸(如馬來西亞與印尼),或極力奉承川普(如泰國與柬埔寨感謝川普調停邊界衝突),以爭取對自己更有利的關稅,而不是以東協作爲一個集體與美國抗爭。東協作爲一個國際組織,慢慢變得無關緊要了。東協團結可能只是一個殘夢。

印度也有她的夢。《南華早報》報導美國對印度的關稅可能從50%減至15%左右,條件是印度停買俄國石油,並進口美國大豆。可是莫迪的強人性格讓他很難公開宣佈停買俄國石油,充其量只能階段性減少。而太早宣佈進口美國大豆,又怕影響11月的地方選舉。

本來莫迪計劃在東協峰會時和美國在場外談完最後一哩,但又怕15%的關稅比地主國馬來西亞的19%低,會讓馬國尷尬,加上國內選務繁忙,就不到吉隆坡了,改派外長蘇傑生與會。少了莫迪與川普峰會的臨門一腳,關稅協定的夢不知何時能圓。

韓國也有她的夢。本來韓國想在APEC峰會前夕,順着美韓關係熱絡的勢,一舉把美韓貿易協定談完。但是卡在韓國承諾的3500億美元的投資,資金如何到位、分給誰、美韓事後如何分潤,一直無法達成協議。所以韓國跟美國談完關稅協議的夢,可能最後還是圓不了。

巴西也有夢。巴西總統魯拉到韓國,特別空出時間,期盼跟川普舉行峰會。美國加巴西的稅是50%,但10月9日中國大陸擴大對全球的稀土管制之後,巴西突然發現自己有籌碼了:她可以幫助美國一起開採稀土!美國和巴西似乎都有意願,以稀土合作交換美國降低關稅。所以纔有分析指出,北京這次以稀土管制升高貿易大戰,這步棋可能下錯了,因爲這是對全球管制,原來因爲對等關稅而與美國漸行漸遠的國家,現在又回到美國身邊了。

不過大家最關心的還是美中貿易談判結果,與之後的川習會。川習會之前,美中雙方都累積了不少談判籌碼,美國這邊是限制半導體等高科技出口,及特別301的調查;中國這邊則是稀土管制、大豆進口,以及還沒出手的「活性藥物成分」供應鏈。架勢擺好,就等峰會坐下來談了。如果峰會順利舉行,兩國會不會因爲對雙邊關係有不同想像,想各自圓夢,而有一輪大交易,就很值得關注了。

至於臺灣,我們只能希望各國在圓夢的時候,不要對我造成太大沖擊。

(作者爲東吳大學政治系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