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必榮專欄》俄烏停火談判關鍵時刻

美國總統川普與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在梵蒂岡參加天主教教宗方濟各(Pope Francis)葬禮前,進行了一場「成果豐碩」(very productive)的私下會談。(路透)

今天世界已經進入大談判時代,包括俄烏停火談判、美國和伊朗的伊核談判、幾十個國家競相赴美朝貢的對等關稅談判、美中懦夫博弈,以及哈瑪斯新近提議願意釋放所有人質,交換停火5年的以哈談判。一場場談判像走馬燈一樣在眼前展開,看得人眼花撩亂。這些談判中,俄烏停火談判有可能已進到關鍵時刻,因此特別值得關注。

4月17日美國國務卿盧比歐在巴黎與盟國代表見面,提出停火的美國方案,包括了美國準備承認克里米亞半島歸屬俄國。23日,烏克蘭與英法德3國代表和美國在倫敦開會,提出歐洲的對案。25日,白宮中東事務特使魏科夫又飛到莫斯科見普丁。普丁的顧問說這次晤談成果豐碩,川普也說美俄兩國距離達成俄烏停火協議不遠了。

在這段時間,俄國做了3件事增加她的談判籌碼:第一是在復活節週末宣佈停火30小時,用這個動作告訴川普,要不要停火都是俄國一句話。但是烏克蘭老破壞停火,所以沒能延長停火的責任不在莫斯科。第二是對基輔發動兩次大規模攻擊,在談判前累積更多籌碼。第三是接待伊朗外長、阿曼蘇丹(美伊談判在阿曼舉行)、與卡達國王塔米姆(以色列與哈瑪斯在卡達談判),在談笑聲中展現俄國在國際的影響力。證明俄國在打俄烏戰爭的同時,依然從容、遊刃有餘地處理其他國際事務,所以對結束戰爭沒有急迫性。

話雖如此,川普「承認克里米亞是俄國的」,對俄國還是很有吸引力。川普對她的「實話實說」很自豪。他在第一任時,就說敘利亞的戈蘭高地被以色列佔領那麼多年也要不回去,所以那就是以色列的。爲了換取摩洛哥與以色列建交,他也說摩洛哥爭了西撒哈拉幾十年,西撒哈拉就是摩洛哥的。這次他說克里米亞半島2014年就被俄國兼併,11年來烏克蘭也要不回去,所以就是俄羅斯的。

其實克里米亞半島上將近90%是俄國裔,他們也不見得就願意留在烏克蘭。可是根據國際法,克里米亞半島又屬於烏克蘭,所以半島歸屬是個兩難。2022年3月底土耳其調停俄烏戰爭時,本來達成協議是克里米亞半島問題凍結15年,15年後再公投決定歸屬。這原是一個讓各方都有下臺階的好點子。但是拜登政府當時不想停火,所以烏克蘭不敢簽字。川普現在則急於停火,決定不必什麼緩衝了,直接把半島給了俄羅斯。

烏克蘭當然反對,稱割讓克里米亞違憲。後來被迫軟化,表示領土問題「可談」,但俄國得先停火。烏克蘭的談判概念還是兩階段:先停火,再談長遠的秩序安排。可是美國卻似乎一下就從「停火」跳到了「最終的秩序安排」,因此也沒通知烏克蘭領土問題何時談,因爲克里米亞問題美國已經替她決定了。烏克蘭只能在美國畫定的框框裡爭取最大利益。

4月26日,在教宗喪禮之前,川普與澤倫斯基又談了15分鐘,很酸楚地接受美國的安排。可是會後川普突然又說,「普丁好像不想停火」。這是川普突然清醒,還是另一個談判戰術?我們都很想知道。(作者爲東吳大學政治系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