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州重機跨界頻繁折戟 項目相關募資都成了補流

機器人項目宣告終止致股價大跌

2月28日,林州重機公告稱,公司擬終止“工業機器人產業化(一期)工程項目”,並將尚未使用的募資永久性補充流動資金。在近期機器人概念大熱的背景下,林州重機此舉引發股價大跌,截至上週五收盤,公司報收4.06元/股,跌6.45%。據瞭解,作爲機器人概念股的林州重機,其工業機器人項目早在2019年上半年就已暫停建設,公司還曾多次將其他項目資金轉爲補流資金。

多次終止募資項目

林州重機的工業機器人項目始於2014年,面對當時煤炭市場的不景氣,主要從事煤礦機械及綜合服務的林州重機計劃跨入新賽道。

2014年8月,林州重機通過了非公開發行預案,擬募資11.13億元,用於“油氣田工程技術服務項目”和“工業機器人產業化(一期)工程項目”。

在2015年-2022年的年報中,林州重機均表示,工業機器人項目因前期研發和車間翻建影響了進度,但項目可行性未發生重大變化。面對項目停滯不前的情況,2023年6月,深交所曾發函追問。此時,林州重機承認,工業機器人項目已於2019年上半年暫停建設。

不僅如此,自2016年開始,林州重機已多次使用工業機器人項目閒置資金暫時性補流,直到公司決定終止項目,暫時性補流的5000萬元才歸還至募資賬戶。

值得一提的是,這並不是林州重機第一次把項目資金變成永久性補流。2015年,林州重機宣佈上述油氣田工程技術服務項目終止,並將原計劃用於該項目的資金分爲兩份,分別用於實施新的“商業保理項目”及永久補流;2018年,林州重機終止了一個商業保理項目,對應募集資金再被分成兩份,用於實施煤機裝備項目和永久補流;2020年,林州重機終止實施煤機裝備項目,同樣將對應募集資金用於永久補流。

也就是說,這場超十億元的相關項目募資,在“項目接力賽”的終點都是進入永久性補流,而原計劃的項目一個也沒有成行。

公司債務規模偏大

除了項目終止,林州重機近日發佈的另一份公告顯示,公司控股股東郭現生及其子郭釧分別新增質押940.00萬股、200.00萬股,質押用途均爲質押貸款。目前林州重機控股股東及一致行動人累計質押2.46億股,佔公司總股本的30.69%。

雖然公司聲明目前質押的股份不存在被平倉的風險,但2024年至今,公司標題含“質押”兩字的公告就已超20條。其股吧中,不少投資人吐槽“奇葩大股東不是在質押,就是質押路上”“新項目的錢都給老郭一家人付利息了”。

股東頻繁的質押也反映出公司目前的困境。自2018年起,林州重機的資金鍊就開始出現接續困難。2018年-2021年間,除2020年以外,林州重機歸母淨利潤均爲虧損狀態,其中2019年虧損最爲嚴重,達到19.91億元。在這個過程中,林州重機寄予厚望的鋰電池項目也因無法籌措所需的資金,造成項目停工。

近兩年,林州重機業績纔開始復甦。2023年,林州重機實現營收18.38億元,實現歸母淨利潤1.17億元;2024年前三季度,林州重機實現營業收入13.23億元,實現歸母淨利潤1.41億元。但林州重機並不計劃恢復鋰電池項目建設,其表示擬通過出讓股權、資產或股權合作、資產重組等方式處置該項目。

此外,林州重機的負債規模仍較大,多期均在80%以上。林州重機此前曾表示,公司債務規模偏大、負債結構稍顯激進,但其也認爲,公司債務風險可控。截至2024年前三季度,林州重機資產負債率爲84.43%,仍處於較高水平。

針對相關情況,新快報記者以投資者身份致電了林州重機董事會秘書處,但電話無人接聽。

■新快報記者 張曉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