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用募資補流?林州重機工業機器人項目“折戟”

本報記者 莊靈輝 盧志坤 北京報道

林州重機集團股份有限公司(002535.SZ,以下簡稱“林州重機”)2015年非公開募資幾已全部用於補流。

日前,林州重機發布公告稱,公司擬終止“工業機器人產業化(一期)工程項目”(以下簡稱“工業機器人項目”),並將剩餘募集資金用於永久性補充流動資金。此事項已經該公司董事會與監事會審議通過,尚需提交公司股東大會審議。

《中國經營報》記者注意到,林州重機此次計劃終止的工業機器人項目爲其2015年非公開募投項目之一。募投首年,該項目進度就曾受前期研發和車間翻建等因素影響,2016年上半年末以來,該項目投資一直未見進展。至少在2019年,該項目已明確暫停建設。

林州重機2015年非公開募資淨額約爲10.89億元,募資投向本不涉及補流。但不包括此次在內,林州重機此前已三度變更該次募投項目並永久性補充流動資金,涉及資金約9.98億元。

建設進度早受影響

過往披露信息顯示,林州重機此次計劃終止的工業機器人項目由林州重機負責實施,原本規劃年產850 臺(套)工業機器人,產品包括焊機機器人系統、切割機器人、點焊機器人、搬運機器人、噴塗機器人、水下環境監測機器人及搶險機器人等。

林州重機本計劃通過相應項目的實施,着力推進智能工業機器人研發和產業化業務,完善和提升公司智能裝備產品鏈和研發、製造水平,推動公司業務發展戰略轉型。

“經過多年的快速發展,公司在煤炭綜採設備等領域,其技術水平及市場佔有率均已處於行業領先水平。”募投之初,林州重機方面曾表示,建設工業機器人項目,是公司深刻把握國內外製造業發展趨勢,搶佔智能裝備製造技術制高點的重要戰略舉措。自有知識產權的工業機器人,一旦實現大規模的產業化生產,其市場前景極其廣闊,將爲企業長遠發展提供強有力的支撐。因此,該項目的實施,是企業自身業務戰略發展的必然需求。

但在募投初年,林州重機該項目進度就受到影響。

在2015年年報中,林州重機方面表示,募集資金到位後,工業機器人項目因前期研發和車間翻建,影響了項目進度。

但彼時,林州重機方面仍表示,對工業機器人項目,公司嚴格按照項目的計劃安排,進行了車間翻建、設備配件採購、技術落地等,爭取項目的早投產、早見效。

直至2019年,林州重機方面才明確表示,因市場環境發生變化,公司機器人項目暫停建設。

此外,從募投進度來看,林州重機工業機器人項目進展也明顯不及預期。

該項目總投資約爲1.02億元。至2016年上半年末,該項目累計投入5207.13萬元,投資進度爲51.10%。彼時,林州重機方面仍表示該項目進度受到影響,理由與2015年相同。

至此次計劃終止,該項目累計投入資金仍爲5207.13萬元,投資進度與2016年上半年末相比並無進展。

對於工業機器人項目投資進度遲緩的原因,林州重機方面並未給出較爲具體的解釋,僅歸因於市場環境變化。對於此次終止計劃,林州重機方面同樣表示,隨着外部宏觀及市場環境發生變化,爲降低募集資金投資風險,優化資源配置,提高募集資金使用效率,公司基於當前經營狀況和未來發展戰略,擬終止工業機器人項目。

多次補流

林州重機此次計劃終止的工業機器人項目剩餘募資約5000萬元。項目終止後,該公司計劃將該項目全部剩餘募集資金(包含利息)用於永久性補充流動資金。

實際上,至少自2016年即募資次年開始,林州重機已多次使用該項目中的5000萬元閒置募資暫時補流。

除工業機器人項目外,林州重機該次募資中另一募投項目進展同樣不及預期,所募資金也多數用於補流。

林州重機2015年非公開募資淨額約爲10.89億元,其中約10.05億元本計劃投向“油氣田工程技術服務項目”(以下簡稱“油氣田項目”)。

但在募資首年,林州重機就在2015年年報中聲稱,因市場行情變化突然,公司暫緩了油氣田項目的實施。2015年度,林州重機變更上述募資總額爲9.87億元,累計變更用途的募資總額比例已達90.65%。

具體來看,2015年11月,林州重機方面提出,將原計劃用於實施油氣田項目的募資分別用於實施商業保理項目和永久性補充公司流動資金,其中,商業保理項目擬投入不超過5.1億元,剩餘約4.78億元及專戶所產生的全部利息收入用於永久性補充公司流動資金。

此後,林州重機於2018年7月再度變更募投項目並永久性補流。彼時,林州重機方面宣佈,計劃終止實施商業保理項目,並將公司持有的該項目實施主體51%股權全部轉讓。實施該項目的募資將分別用於實施煤機裝備技術升級及改造項目和永久性補充公司流動資金。其中,煤機裝備項目擬投入不超過約3.38億元,剩餘約1.82億元及專戶所產生的全部利息收入用於永久性補流。

2020年4月,林州重機第三次變更相關募投項目。彼時,該公司方面宣佈,擬終止煤機裝備技術升級及改造項目,並將其募集資金用於永久性補充公司流動資金,主要用於公司主營業務的拓轉需求和償還銀行貸款,支付貸款利息等。值得注意的是,彼時該公司煤機裝備技術升級及改造項目累計投入金額仍爲0。

如此,經過三度變更,林州重機分別將2015年非公開募資中的約4.78億元、1.82億元及3.38億元改爲永久性補流,合計約9.98億元,已與該次募資淨額相當。在該次募資之初,林州重機並未有用相應募資補流的計劃。

資產負債率持續高位

對於多次變更募投項目的原因,林州重機方面多解釋爲市場因素。

2015年終止油氣田項目時,林州重機方面表示,受國際油價大幅走低和產能過剩的雙重影響,全球油氣勘探開發投資大幅減少,油氣田服務行業盈利能力下降,爲維護公司及全體股東的利益,加快公司高端智能裝備製造、金融服務和旅遊文化健康三大產業的協同發展,公司決定終止實施相應項目。

決定將相應募資投向商業保理項目後不到兩年,林州重機方面就提出了“能源裝備綜合服務業務和軍民融合業務”雙輪驅動的發展戰略。此後於2018年,林州重機以商業保理項目與上述戰略不符爲由,提出爲集中力量發展主業,擬終止實施該項目,改投煤機裝備技術升級及改造項目。

但此後兩年時間,林州重機並未向煤機裝備技術升級及改造項目投入募資。2020年,該公司方面再次宣佈,鑑於煤機裝備市場仍處於緩慢復甦階段,公司現有產能能夠滿足業務發展的需要,爲提高資金的使用效率,提升公司經營效益,公司決定終止實施煤機裝備技術升級及改造項目並將其募資用於永久性補流。

對於多次使用募資永久性補流,林州重機方面均表示,可提升公司募集資金使用效率,優化資產結構,降低財務費用,支持主業發展,同時也不諱言可緩解公司短期流動資金壓力。

實際上,近年來林州重機資金確有承壓趨勢,資產負債率已多年保持高位。

Wind數據顯示,2019年,該公司資產負債率明顯升高,由上一年的62.62%升至83.32%。此後,該公司資產負債率一直在80%以上,2022年一度達到90%。2024年前三季度,該公司資產負債率爲84.43%。

此外,除2020年度達到2.76億元外,林州重機自2018年以來期末現金餘額均不足1億元。同期,該公司流動負責均接近或超過30億元。

就相應事項,記者致電林州重機董秘辦採訪。對方表示,公司計劃於3月底披露年報,因此目前暫不便接受採訪。

(編輯:王金龍 審覈:童海華 校對:顏京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