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黑芝麻再收警示函,32億跨界投資折戟

曾經家喻戶曉的南方黑芝麻糊,在經歷了新能源投資失敗後,再次遇到管理問題。

近日,南方黑芝麻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南方黑芝麻")發佈公告,公司及相關責任人於6月16日收到廣西證監局出具的《關於對南方黑芝麻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及有關責任人採取出具警示函措施的決定》。

警示函表明,南方黑芝麻存在控股股東及關聯方非經營性資金佔用、違規對外擔保的情況。此外,公司還存在公司治理不規範問題,檢查發現有關人員違規擔任股東大會監票人,通過通訊表決的董事會、監事會會議無書面會議記錄,有關人員任職不規範等。

黑芝麻時任董事長韋清文、總經理劉輝、總經理李文全、財務總監李維昌、董秘周淼懷是上述違規行爲的直接責任人員。廣西證監局決定對公司、韋清文、劉輝、李文全、李維昌、周淼懷採取出具警示函的行政監管措施,並記入證券期貨市場誠信檔案。

非經營性資金佔用

根據廣西證監局出具的警示函,黑芝麻存在控股股東及關聯方非經營性資金佔用的情況。

具體來看,公司在2024年年報中披露,控股股東廣西黑五類食品集團有限公司,以及關聯方廣西南方農業開發經營有限公司、天臣新能源(渭南)儲能動力科技有限公司(下稱"渭南天臣")及關聯自然人韋清文、胡泊,曾存在非經營性佔用公司資金的行爲。公司未按規定在臨時公告和定期報告中及時披露上述情況,構成重大信披瑕疵。

其次,南方黑芝麻還存在違規對外擔保的情況。早在2020年9月,黑芝麻還曾爲第三方南寧市兒童醫院建設運營管理有限公司向廣發銀行南寧分行借款5.05億元提供擔保,擔保金額達6553萬元,系公司所持廣西廣投國醫投資有限公司36.41%股權所限。黑芝麻未及時就上述對外擔保事項履行審議程序及信息披露義務,截至2024年10月30日纔對外披露上述對外擔保事項。

這一系列問題,也反映了南方黑芝麻存在公司治理不規範問題。監管機構檢查發現有關人員違規擔任股東大會監票人,通過通訊表決的董事會、監事會會議無書面會議記錄,有關人員任職不規範等。

廣西證監局指出,黑芝麻時任董事長韋清文、總經理劉輝、總經理李文全、財務總監李維昌、董秘周淼懷是上述違規行爲的直接責任人員。按照規定,廣西證監局決定對公司及有關責任人採取出具警示函的行政監管措施,並記入證券期貨市場誠信檔案。

廣西證監局強調,公司應高度重視上述問題,對相關責任人進行內部問責,持續規範上市公司關聯交易行爲,提高信息披露質量,完善內控治理機制,杜絕此類違規行爲再次發生。

事實上,這並非黑芝麻首次因信披問題受到警示。今年4月,公司及多位高管因信息披露違規被公開譴責,其中包括前董事長韋清文、前總經理劉輝、前財務總監李維昌等核心管理層。

2022年至2025年期間,黑芝麻及高管人員累計收到深交所監管函2次,紀律處分1次。

值得注意的是,南方黑芝麻控股股東超七成股份被質押。6月17日,黑芝麻同日發佈公告,控股股東黑五類集團將其持有的1200萬股解除質押,佔其所持股份的5.26%及公司總股本的1.59%。截至公告披露日,黑五類集團累計質押股份爲1.62億股,佔其所持股份的71.11%及公司總股本的21.51%。

32億投資轉型折戟

以黑芝麻糊起家的南方黑芝麻,在發展過程中卻不乏"迷茫時刻"。

在黑芝麻糊的銷量蒸蒸日上的時期,南方黑芝麻也很快地看到了單品的天花板,積極拓展品類,前前後後推出了豆粉、米粉、黑芝麻露、八寶粥等產品,然而這些品類的發展都不盡如人意。

2016年,南方黑芝麻還聘請了明星代言植物蛋白飲料"黑黑乳",進軍大健康飲品領域。然而黑黑乳並未能激活南方黑芝麻的活力,2016年企業利潤暴跌;2017年開始,更是連續五年淨利潤下滑,虧損也在不斷擴大。

2017年南方黑芝麻集團還以自有資金8000萬元人民幣對以烘焙食品、天然牛油曲奇餅乾、橡皮糖爲核心產品的進出口綜合型企業深圳潤谷進行投資。同年,南方黑芝麻集團以發行股票和現金支付相結合的方式,收購電商平臺禮多多100%的股權,交易對價7億元,意圖涉足電商並銷售產品。

跨度大的時候,南方黑芝麻還斥資6553萬元認繳廣西廣投國醫投資有限公司新增註冊資本,成爲其第二大股東,持股比例達36.41%。然而,這起收購案卻因金融糾紛而陷入困境,導致南方黑芝麻不得不計提長期股權投資減值,影響了其回收投資成本。

而這些年讓南方黑芝麻"虧"得最多的,還是新能源領域。自2017年起,南方黑芝麻開始涉足新能源領域,最初是以參股天臣新能源有限公司的方式進入。2023年,公司進一步加大投入力度,計劃將其全資子公司江西小黑小蜜食品有限責任公司轉型爲儲能鋰電池生產基地,並投資35億元用於建設磷酸鐵鋰儲能鋰電池項目。

南方黑芝麻表示,此舉旨在通過新能源業務拓展公司第二增長曲線,緩解傳統食品業務增長乏力的壓力。公司希望通過新能源業務的佈局,實現"健康食品+新能源"雙主業的戰略目標。但此次投資裡有22億元來自銀行貸款,加劇了公司的債務情況。

在南方黑芝麻的計劃裡,將新建三條方形磷酸鐵鋰電池生產線,預計2025年達產後,每年將新增儲能電池年產值8.9GWh,預計年均可實現營收60億元,淨利潤3.6億。

但是計劃趕不上變化。從2023年下半年以來,國內新能源行業面臨產能過剩、市場需求疲軟、原材料價格波動等多重挑戰。特別是鋰電池行業,設備、原料及產品價格均出現斷崖式下跌,導致項目盈利能力大幅下降。

2024年,黑芝麻對外稱,公司根據外部經濟形勢和所處行業的發展態勢,嚴控投資風險,避免投資損失,暫緩新能源儲能項目建設。

健康食品和新能源都受挫後,2023年8月,黑芝麻發佈"升·變"戰略,重回"健康食品"賽道。然而作爲傳統食品研發企業,黑芝麻產品一直缺乏創新,在研發方面的投入很不穩定。公開財報顯示,2023年,南方黑芝麻研發費用大幅提高至2171萬元,而在此之前的2022年,其研發費用僅291.1萬元;2021年是1322萬元。

黑芝麻近年來的業績也是不容樂觀。2018至2022年間,黑芝麻歸母淨利潤從5991萬元一路下滑至-1.4億元,五年間盈利能力持續惡化。其中,2021年虧損額達1.09億元,2022年進一步擴大至1.4億元。2023年和2024年實現扭虧,分別錄得歸母淨利潤4308萬元和7774萬元,但盈利基礎仍不穩固,淨利潤波動大。

2025年一季度,公司實現營業收入4.42億元,同比下降3.74%,歸母淨利潤僅爲225萬元。

曾經的情懷老牌,面對如今消費時代日新月異的需求變化,也需要不斷地磨鍊自身產品,才能重新迎來"第二春"。(思維財經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