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芝麻再收警示函,儲能“夢空”反構成資金佔用

本文來源:時代週報 作者:雨辰

6月17日晚,黑芝麻(000716.SZ)披露,公司及相關責任人於6月16日收到廣西證監局出具的警示函。警示函顯示,公司存在控股股東及關聯方非經營性資金佔用、違規對外擔保問題。公司將按要求整改,並在30日內提交書面整改報告。

隨着警示函的披露,黑芝麻近年來在主業不振、頻繁跨界、資金使用等方面的種種問題再次引發市場廣泛關注。

信息披露頻“踩線”

根據廣西證監局出具的警示函,黑芝麻存在三方面主要問題:一是控股股東及關聯方非經營性資金佔用;二是違規對外提供擔保;三是公司治理體系不完善,信息披露不及時、不規範。

具體來看,公司在2024年年報中披露,控股股東廣西黑五類食品集團有限公司,以及關聯方廣西南方農業開發經營有限公司、天臣新能源(渭南)儲能動力科技有限公司(下稱“渭南天臣”)及關聯自然人韋清文、胡泊,曾存在非經營性佔用公司資金的行爲。公司未按規定在臨時公告和定期報告中及時披露上述情況,構成重大信披瑕疵。

此外,早在2020年9月,黑芝麻還曾爲第三方南寧市兒童醫院建設運營管理有限公司向廣發銀行南寧分行借款5.05億元提供擔保,擔保金額達6553萬元,系公司所持廣西廣投國醫投資有限公司36.41%股權所限。但公司直到2024年10月30日才披露該項擔保事項,嚴重違反信息披露及時性的要求。

事實上,這並非黑芝麻首次因信披問題“踩線”。據不完全統計,2022年至2025年,黑芝麻及高管人員累計收到深交所監管函2次,紀律處分1次。2025年4月,公司及多位高管因信息披露違規被公開譴責,其中包括前董事長韋清文、前總經理劉輝、前財務總監李維昌等核心管理層。

主業承壓,盈利基礎不穩

業績層面,黑芝麻近年來的表現同樣不容樂觀。2025年一季度,公司實現營業收入4.42億元,同比下降3.74%,歸母淨利潤僅爲225萬元,仍處於較低水平。

回顧過往,2018至2022年間,黑芝麻歸母淨利潤從5991萬元一路下滑至-1.40億元,五年間盈利能力持續惡化。其中,2021年虧損額達1.09億元,2022年進一步擴大至1.40億元。

圖片來源:wind

雖然公司在2023年和2024年實現扭虧,分別錄得歸母淨利潤4308萬元和7774萬元,但盈利基礎仍不穩固,淨利潤波動大,毛利率承壓明顯。

黑芝麻在財報中解釋稱,公司所用的原材料以農副產品爲主,其價格受市場供需、氣候、政策等諸多因素的影響,具有較大的不確定性,由於採購價格的上漲,將增加公司的產品成本,毛利率下降。

儲能跨界遇冷,關聯交易風險引關注

黑芝麻曾因旗下的黑芝麻糊等經典產品而廣爲人知。然而,近年來,隨着公司業績持續低迷,其再次引發關注是因爲嘗試跨界進入新能源儲能領域。

2023年4月,黑芝麻將全資子公司江西小黑小蜜食品有限責任公司經營業務轉型爲儲能鋰電池生產經營,並高調宣佈投資35億元建設儲能電池生產基地,計劃新建三條方形磷酸鐵鋰電池生產線,預計2025年達產後每年新增儲能電池年產能8.9GWh。

這一跨界舉措在當時引發了市場的廣泛關注,部分投資者對其轉型前景抱有一定期待。然而,一年後的2024 年 4 月,黑芝麻在投資者互動平臺上明確表示,鑑於市場環境的變化,公司暫停了江西南昌的 35 億元磷酸鐵鋰儲能電池項目建設。

事實上,黑芝麻對新能源領域的涉足並非首次。早在2017年,公司便通過參股天臣新能源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天臣新能源”)佈局相關產業,並持有其30%股權。2022年,黑芝麻曾計劃對天臣新能源增資5億元,但該方案於2023年初終止。

更引人注意的是,黑芝麻2024年報披露其與儲能公司之間存在資金往來,構成關聯方資金佔用。2024年年報顯示,2021年度,黑芝麻下屬控股子公司容縣工廠與供應商深圳市紫芯綠色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深圳紫芯”)簽訂採購合同,2022年8月18日,容縣工廠向深圳紫芯支付1053.85萬元,深圳紫芯將1100萬元付至關聯方渭南天臣。其中,向深圳紫芯支付的款項中有約950萬元構成關聯方資金佔用。截至報告日,該項佔用資金已歸還容縣工廠。

根據天眼查信息,渭南天臣成立於2015年12月,主要從事電池儲能系統的設計、開發與銷售業務。該公司與天臣新能源的受益所有人同爲自然人田鋼。

本文源自:時代週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