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電推55奈米BCD平臺 搶市佔

聯電22日推出全新55奈米BCD平臺,鎖定車用電子、行動裝置與工業控制等高可靠度市場。圖/本報資料照片

聯電(2303)22日推出全新55奈米BCD(Bipolar-CMOS-DMOS)平臺,此平臺針對電子產品電源管理需求而設計,實現更小的晶片面積、更低的功耗與卓越的抗雜訊表現,鎖定車用電子、行動裝置與工業控制等高可靠度市場。法人分析,此舉意味聯電特殊製程佈局進一步深化,有助強化電源管理與混合訊號晶片領域的市佔基礎,搶佔電動車與智慧終端擴張帶來的長線需求。

BCD技術是目前電源管理晶片的核心製程,能在單一晶片上整合類比、數位與高壓電力元件,兼顧效能與面積成本。隨着車用與穿戴裝置對電源效率要求日益嚴格,全球BCD晶片市場預期將保持每年高個位數成長。聯電此次推出的55奈米平臺,主打低功耗與高系統整合,目標取代過去0.18微米世代的主力應用。

新平臺提供三種製程架構:Non-EPI(非磊晶)製程;EPI(磊晶)製程;SOI(絕緣層上覆矽)製程。

法人指出,55奈米BCD在製程尺寸與電壓承受力之間取得平衡,已成爲德州儀器(TI)、意法半導體(ST)等近年新產品的重要節點。聯電具備完整的BCD技術家族,從0.35微米到55奈米均已成熟量產,可提供不同電壓與成本結構的客製化方案,對需要高整合、高穩定的車用與工業客戶具吸引力。

目前全球車用電源晶片需求強勁,尤其電動車的電池管理系統(BMS)、DC-DC轉換器及ADAS控制模組皆需高可靠度BCD製程支援。法人認爲,聯電藉由導入更高規格的55奈米BCD平臺,可擴大在車用供應鏈的滲透率,並提升在車用PMIC與馬達驅動IC代工市場的競爭力。

此外,新平臺整合超厚金屬層(UTM)、嵌入式快閃記憶體(eFlash)及電阻式記憶體(RRAM)等多項製程模組,讓晶片可兼具資料儲存與電源控制功能,提升設計彈性並縮短開發時程。法人預期,隨着車用電子持續升溫及AI裝置電源管理需求增加,聯電此平臺將有機會在2026年後帶來穩定出貨動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