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挺中醫藥司解釋令 中藥商直言:遲來的正義
中醫師公會全聯會、中藥商同業公會全聯會今發出聯合聲明,力挺衛福部中醫藥司,表示本項政策是推動中藥產業現代化、專業化、制度化的歷史契機。(林周義攝)
藥界反對中醫藥司3月提出的解釋令,預計週日走上凱道抗議。中醫師公會全聯會、中藥商同業公會全聯會今發出聯合聲明,力挺衛福部中醫藥司,表示本項政策是推動中藥產業現代化、專業化、制度化的歷史契機。中藥商代表更直言,這是遲來的正義,中藥行不是自願消失,而是「被消失」,一定要先執業,纔能有專業。中藥商並沒有妨害藥師進入中藥的行業,希望藥師尋求多遠發展之際,不要妨害中藥商的生存。
中醫師公會全聯會、中藥商同業公會全聯會今發出聯合聲明,力挺衛福部中醫藥司,表示本項政策是推動中藥產業現代化、專業化、制度化的歷史契機。(林周義攝)
衛福部中醫藥司今年3月18日依據《藥事法》第103條第2項正式發佈新增核釋,開放具中藥或生藥相關背景、並完成一年以上實務歷練者,依法申請登記經營中藥販賣業。此政策明確劃定業務範圍,確保產業秩序,同時強化中藥品質與安全。
中醫師陳潮宗指出,一些團體用不理性的方法對抗,中醫藥界一定要站出來。短短2日內,中醫師公會全聯會、中藥商同業公會全聯會集結全臺600~700人,到國軍英雄館召開「力挺衛福部中藥材管理政策人才多遠產業升級誓師大會」,共同力挺中醫藥司的解釋令。
「這叫做遲來的正義」,中華民國中藥發展基金會董事長朱溥霖說,中藥行不是自願消失,而是「被消失」,我們的斷層也是「被斷層」,原因在於缺乏教、考、訓、用。中藥材說是簡單,但外行人根本看不出。中藥材的辨識有4點、外觀、氣味、口味、手感和質地,講起來很簡單,但卻要靠經驗、靠傳承,一定要先執業,纔能有專業。
中醫師公會全聯會中執會執行長蘇守毅指出,臺灣是先有中藥店,才發展出中醫。早期有特考時,很多中醫師都是藥店出身,在藥店學會炮製中藥,提供最好的療效,這些中醫師也非常有名、有成就。中藥界斷層非常可惜,需要中醫界幫忙站穩腳步,因爲他們的斷層,會導致藥物的使用受影響,中醫有必要幫忙「彌補回來」。中藥商同業公會全聯會理事長郭昆茂也指出,中藥行從過去的1萬2000家減至7000多家,若情況持續惡化,未來百姓恐買不到藥。
中藥商全聯會名譽理事長馬逸才認爲,藥師的陳抗不具正當性,藥師是弱勢團體嗎?中藥商幾年前到衛福部抗爭,是因爲「沒飯吃」,藥師則是搶飯碗,阻礙中藥的發展。今日的誓師大會,是40~50年來,中醫、中藥商最團結的時候。
馬逸才表示,衛福部發布解釋令後,藥師公會曾在3月26日和中醫藥司召開協調會,同意讓藥學系的學生經修習一定學分就可以從事中藥販賣業,藥師公會是否有跟會員說清楚?因爲他們反對的,正是反對他們自己。藥師說修習幾個學分就能壟斷中醫藥產業,但實際上,中資系的學生,中藥相關課程的必修課有51學分、選修55學分,高於藥學系學生從事中藥販賣所要求的門檻。
藥師是學科的專業,藥商則是術科的專業。馬逸才說,藥師壟斷了中藥商的資格、壟斷話語權,讓中藥斷層嚴重,20~30年來都無法發展。中藥商並沒有妨害藥師進入中藥的行業,希望藥師尋求多遠發展的時候,不要妨害中藥商的生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