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對藥事法解釋令 藥師明上凱道 邱泰源:有信心解決爭議

衛福部長邱泰源出席第14屆南丁格爾獎頒獎典禮。(杜宜諳攝)

中藥傳承問題多年未解,導致中藥行一家一家倒閉。衛福部中醫藥司日前提出《藥事法》解釋令,開放具中藥或生藥相關背景,並完成一年以上實務歷練者,依法經營中藥販賣業,獲中醫及中藥商力挺,藥界則反彈,明將走上凱道抗議。衛福部長邱泰源今(3日)迴應,有信心解決爭議,希望請不同團體坐下來談。中藥原料跟西藥一樣,大部分仰賴中國大陸,希望未來臺灣能成爲廊道,不管是西藥或中藥,都留在臺灣發展,醫療纔能有韌性。

藥師公會全聯會預計在5月4日下午2點於凱道發起大規模抗爭行動,主張3大訴求,包含撤回318違法解釋令、尊重既有法律與立法初衷,維持「落日條款」精神,以及捍衛藥師專業,守住全民用藥安全底線。理事長黃金舜表示,藥界的抗爭不是週日就結束,若沒有得到善意的迴應,不排除每個禮拜到衛福部抗議。

邱泰源今對此迴應表示,各個醫療專業我們都支持,多年來常常發現,各專業之間沒辦法結合得很好。要解決問題,第一要思考怎麼讓人民更健康、國家更發展,在這原則之下,他有信心解決爭議和困難。

國家需要韌性,邱泰源以西藥爲例,衛福部在4月26日公佈了學名藥的政策,希望西藥在臺灣生根。反過來看中藥沒落問題,如何有效地處理,就需要大家一起討論。中醫藥的發展很重要,跟西藥一樣,大部分的原料仰賴中國大陸供應。

邱泰源說,臺灣是個種植藥物相當好的環境,希望未來能成爲廊道,在很多縣市都可以種植,把大部分的原料,不管是西藥或中藥都留在臺灣發展,醫療纔能有韌性。各界有不同的意見都可以反映,衛福部會請不同團體,大家坐下來談,相信一定可以解決爭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