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挺衛福部 中藥商:遲來的正義

中醫師公會全聯會、中藥商同業公會全聯會2日發出聯合聲明力挺衛福部《藥事法》解釋令。圖爲中藥行示意圖。(本報資料照片)

《藥事法》解釋令惹議,但中醫師公會全聯會、中藥商同業公會全聯會2日發出聯合聲明力挺衛福部,表示該政策是推動中藥產業現代化、專業化、制度化的歷史契機。中藥商代表直言,這是遲來的正義,中藥行不是自願消失,而是「被消失」。中藥商沒有妨害藥師進入中藥的行業,希望藥師尋求多元發展之際,不要妨害中藥商的生存。

「這叫做遲來的正義」,中華民國中藥發展基金會董事長朱溥霖說,中藥行不是自願消失,是被消失,斷層也是「被斷層」,原因在於缺乏教、考、訓、用。中藥材說是簡單,但外行人根本看不出,中藥材的辨識有4點,外觀、氣味、口味、手感和質地,得靠經驗、靠傳承,一定要先執業,纔能有專業。

中醫師公會全聯會中執會執行長蘇守毅指出,臺灣是先有中藥店,才發展出中醫,早期有特考時,許多中醫師都是藥店出身,中藥界的斷層,會導致藥物的使用受影響,中醫有必要幫忙「補回來」。中藥商同業公會全聯會理事長郭昆茂也指出,中藥行從過去的1萬2000多家減至7000多家,若情況惡化,未來百姓恐買不到中藥。

中藥商全聯會名譽理事長馬逸才認爲,藥師的陳抗不具正當性,中藥商幾年前到衛福部抗爭,是因「沒飯吃」;藥師則是「搶飯碗」,阻礙中藥的發展,2日誓師大會,是40、50年來,中醫、中藥商最團結的一刻。

馬逸才表示,藥師是學科的專業,藥商則是術科的專業。藥師壟斷了中藥商的資格、壟斷話語權,讓中藥斷層嚴重,20、30年來都無法發展,中藥商並沒有妨害藥師進入中藥的行業,希望藥師尋求多元發展的時候,不要妨害中藥商的生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