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資拉鋸 最低工資可望連10漲
勞方希望最低工資調幅底限3%,但商總榮譽理事長賴正鎰表示,若一定要調整,最好不要超過3%。圖爲美食街員工工作情形。(本報資料照片)
最低工資可望連10漲!我國最低工資月薪及時薪連續9年調整,已達2萬8590元及190元,若以過去勞資政學協商的CPI+1/2 GDP共識推估,預估今年調幅約達4%,但考量美國對等關稅等調幅可能會再下修。
勞方委員、全國產業總工會理事長戴國榮則強調,底限就是3%;商總榮譽理事長賴正鎰表示,若能夠不調整就不調整,若一定要調整,最好不要超過3%。
依最低工資研究小組提供的「最低工資研究報告及調整建議」中明確指出,最低工資調整幅度至少應以CPI年增率(主計總處預估今年爲1.76%)爲基礎。戴國榮表示,依今年主計總處提供的數據套入過去共識,最低工資漲幅約4%。
今年研究報告提及2025年全年經濟成長預測值爲4.45%,但受到外在經濟情勢不穩定導致消費信心降低。目前各產業發展狀況仍有差異,政府雖提出相關支持方案協助勞資攜手面對挑戰,但經濟前景仍面臨國際貿易政策等諸多挑戰與不確定性。
戴國榮說,此次美國關稅非衝擊百工百業,「相較新冠肺炎影響規模較小」,就算在新冠肺炎最嚴峻當年最低工資仍有調整,呼籲僱主團體若要降低調幅應提供合理指標。不能因爲一時的事件就影響最低工資調整,但政府應要考慮是否祭出補貼,協助僱主度過難關。
賴正鎰則表示,自從川普推行關稅政策,臺灣傳統產業受到關稅衝擊最大,因此在調整最低工資時,要將中小企業、傳產的情形納入考量。且如果最低工資調整,企業壓力也會上升,呼籲政府重新檢討企業的勞健保負擔比率。
工商協進會表示,表面上經濟成長率很好,但現在社會、產業呈現M型化,特別是傳統產業經營得很辛苦,甚至實施無薪假。工商協進會指出,最低工資或許多少漲一些,但要審慎考量產業發展,不要造成最底層企業太大的負擔,大家要共體時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