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低工資審議 勞團喊漲4% 資方也同意調整
勞動部今天召開最低工資審議會。(林良齊攝)
最低工資今天審議!依「最低工資研究報告及調整建議」中指出,爲符合《最低工資法》立法宗旨,併兼顧僱主支付能力,與勞資關係和諧,建議最低工資調整幅度至少應以CPI年增率(主計總處預估今年爲1.76%)爲基礎,反映物價上漲的事實。勞方委員、全國產業總工會理事長戴國榮26日會前喊話,依過去共識應調整4%,月薪應達2萬9734元、時薪198元;資方委員、工業總會常務理事何語也認爲應要調整。
我國最低工資月薪及時薪,分別從2萬8元、120元連續9年調整至2萬8590元及190元,若以過去勞資政學協商的CPI+1/2 GDP共識推估,預估今年調幅約達4%。
戴國榮表示,關稅與新冠肺炎疫情相同,都是「變數」,但此次影響更僅限於輸美製造業,相較於新冠而吾影響程度更小,若僱主團體主張調整,則僱主團體應提出具體數據,證明衝擊範圍及程度而非憑空泛訴求。
資方審議委員、工業協進會理事餘玉枝則說,受到美國關稅影響,目前全臺灣多個工業區產業執行無薪假(減班休息),一個星期只有上3天班、下午4點一到就停工,但她也坦言現行多數物價已有波動,若不調整勞工也很辛苦。
何語則說,除了半導體、資通訊產業及電子零組件製造業外近年仍維持正成長外,其他多數產業已負成長,「臺灣產業不對稱發展」,且前者鮮少以最低工資聘僱勞工,會以最低工資聘僱勞工多爲中小企業、傳統產業,雖然也贊成最低工資調整,但仍要大家討論。
勞動部長洪申翰致詞時表示,由於半導體及高科技帶動經濟成長,但也因爲美國關稅及匯率變動讓國際貿易不確定性及複雜,更影響就業市場,今年物價漲勢有減緩,但對於低所得族羣更有感,希望今天能夠理性對話、溝通,收斂各種不同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