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低工資審議 勞團籲最少3萬

生活熱門

最低工資可望連10漲?攸關全國勞工最低工資時薪及月薪最低工資審議會將在本月底召開,但新任經濟部長龔明鑫稱「過去的最低工資公式計算,至少今年來講不是那麼適當」引發勞團不滿,勞團4日召開記者會痛批,最低工資應達3萬元才能保障勞工基本生活所需。勞動部長洪申翰4日受訪時表示,「就是在傳達資方的想法」,最低工資需要納入勞資政學各方意見充分考量。

龔明鑫4日再度表示,雖然今年臺灣整體經濟表現非常好,但沒辦法否認,的確是有些傳統產業受到很大影響,減班休息人數增加都是實際數字,這必須在最低工資審議前充分表達資訊讓委員知道,當然一旦有結果,也會予以尊重。

龔指出,經濟部也有跟勞動部討論,如實施,可以有些配套措施協助受困產業,至於是否給予薪資補貼,還要討論。

我國最低工資從前總統蔡英文至賴清德總統已經連9漲,讓月薪從2016年的2萬8元調至2萬8590元,總調幅約42.9%,時薪也從120元調至190元,總調幅約58.3%。

最低工資法明定消費者物價指數(CPI)爲應參採指標,其他如國家經濟發展狀況、國民所得及平均每人所得、國內生產毛額及成本構成之分配比率等共有10項其他指標爲得參採,並無規範計算公式。

臺灣勞工陣線秘書長楊書瑋表示,關稅衝擊各國皆有,但多國依舊調整2026年最低工資,包括德國、法國、英國、加拿大、澳洲、韓國、日本、菲律賓及越南等,我國鄰近日本漲幅達6%,而依主計總處今年全年經濟成長率4.45%、CPI上漲1.76%,但政府卻一面宣稱經濟成長亮眼,一面又用關稅衝擊爲理由阻擋勞工調薪,無非是把產業利益凌駕於勞工生活之上。

臺北市產業總工會副理長王燕傑說,國家應該帶着全民往更幸福的目標邁進,不能因爲經濟成長而要求凍漲最低工資。高雄市產業總工會總幹葉品言也提及,低薪與高工時是一體兩面,長期低薪讓臺灣勞工爲獲得足以維生報酬被迫加班。

勞陣指出,適度調升最低工資可提升薪資吸引力,留住並吸引更多勞動力投入,也改善長期人力不足對產業競爭力與服務品質影響,在缺工與物價雙重壓力下,調整最低工資可以穩定勞動市場、保障經濟持續發展,臺灣也應正視最低工資重要性,打造更有保障工作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