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低工資連十漲…工商團體:政府應有配套
工商團體對基本工資上調建言
勞動部最低工資審議會26日拍板最低工資調幅爲3.18%,工商協進會表達尊重,建議政府應採取租稅優惠或給予中小微企業協助,並強化配套與留意通膨風險。三三會預估,依調漲幅度,企業每年勞動成本約增加350億元,應評估調整企業負擔勞保比率、時薪月薪脫鉤等等措施。
三三會理事長林伯豐指出,基本工資已連續十次調漲,每次調漲工商界只能被動接受,調整基本工資與調薪不同,企業界傾向對公司有貢獻的員工以調薪方式處理。他也表示,受美國對等關稅影響,無薪假人數已達7,334人。基本工資調漲可能使企業減少僱用、改以兼職或派遣替代。
林伯豐建議政府提供中小企業補助、技術升級、培訓資源;受衝擊產業給予短期稅負減免或貸款協助;而現行勞保費率負擔比率企業、勞工、政府分別爲7比2比1,建議調整爲6比2比2。另評估研究時薪與月薪脫鉤,以及本國員工與外籍勞工脫鉤可行性,並對加薪分紅的企業持續給予獎勵補助。工商協進會強調,工商界一貫認同並有共識照顧基層勞工,是企業經營者應盡的社會責任,也是永續發展的基礎。本次審議過程中,勞資雙方委員已充分表達立場。
工商協進會認爲,當前臺灣經濟處於一個特殊處境,表面上經濟數據亮眼,但產業實際感受卻相當緊繃。在全球景氣波動、對等關稅未定、匯率風險,以及地緣政治等外部不確定因素影響下,多數產業,尤其是內需型及中小企業,仍面臨巨大的營運壓力與結構性挑戰。最低工資調升,可能影響企業營運彈性與投資意願,進而衝擊產業國際競爭力與長期佈局,連鎖反應不容忽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