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清德週年演說未提兩岸 學者曝3大因素:美國是否做了些提醒?
▲總統賴清德發表520執政週年談話。(圖/記者林敬旻攝)
記者郭運興/臺北報導
總統賴清德20日於總統府敞廳發表「520執政週年演說」,但演說全文未提「中國」二字,引起各界議論。對此,文化大學廣告學系專任教授鈕則勳點出「3大因素」,分別是美國態度、美中關係變化、賴總統可能打一個「虛實」戰術。他認爲,會不會是美國做了些「提醒跟敲打」,畢竟川普重視美國利益,不想被動被拖入兩岸的局賽裡面。
鈕則勳接受節目《POP 大國民》專訪表示,就職週年講稿內容沒提到兩岸部分,可能有三個因素。第一「美國態度」。會不會是美國方面做了一些「提醒跟敲打」,因爲美國最在乎自己國家利益,所以對於兩岸的立場希望「有點緊張、又不太緊張」,如果今天太沖的話,美國可能不開心。
鈕則勳認爲,兩岸之間若有點緊張,可以賣軍火給臺灣,而對美國來說,又可以用臺灣做爲一張牌,來牽制對岸。所以,美國最在乎的是,千萬別搞出兩岸衝突,硬把我拉進局面,因爲會很爲難,畢竟川普會比歷任美國總統,更重視美國利益,而不想被動被拖入兩岸的局賽裡面。
第二「美中關係變化」。鈕則勳分析,賴總統過去兩岸論述上衝太兇,但現在關稅議題中,美中關係在某種程度上獲得改善,如此一來,臺灣會不會進退失據?畢竟,總不能跟美、中兩方同時開戰,沒本錢硬碰硬。
鈕則勳說,所以,賴清德就不在演講內容做主動論述,反倒在專訪上,像網紅訪問、櫻井翔節目,再來被動迴應兩岸問題。
第三「賴總統可能打一個『虛實』戰術」。鈕則勳指出,譬如賴清德過去有衝的策略,像是境外敵對勢力、新兩國論、賴十七條等,而在近期網紅節目上,拋出「併購說」,所以讓大家覺得,賴總統到底在唱哪一齣?包括對岸也會有這樣的想法,可能會讓人覺得「轉變也太大」。
鈕則勳說,賴清德透過虛實並進的策略,與對岸做一個騷擾戰,讓對方看不出來,而到底哪一個論述纔是真的?就有懸念。
談到「賴清德在各大民調所呈現的情況」,鈕則勳認爲,從各大民調來看,整個趨勢,滿意跟不滿意幾乎是「五五波」態勢,若要說政績部分,並沒有太明顯,原因出在大罷免的議題顯著性太高,如此一來就會把其他政績亮點,罩住看不見。
最後,鈕則勳強調,換言之,大罷免算是一個雙面刃,對綠營的操作來說,可能會士氣大振,但對施政來說,應該更着眼中間選民。
▼日本國民天團「嵐」成員櫻井翔近日在臺灣專訪總統賴清德。(圖/總統府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