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週報》“AI來了”賦能青少年成長
本文轉自:人民網-重慶頻道
人民網重慶7月25日電 (記者胡虹)AI能夠隨問隨答,我們還需要學習嗎?2025中高考各學科都有AI身影,我們該如何應對?我們怎麼做纔不會被時代淘汰?25日,由課堂內外攜手中信童書打造的青少年人工智能素養提升讀物——《科普週報》“AI來了”在第33屆全國圖書交易博覽會上推出,將全領域解鎖AI資訊,培養青少年AI思維,賦能青少年成長。
據瞭解,《科普週報》“AI來了” 是專爲8~15歲青少年打造的“AI時代生存指南”,幫助青少年塑思維、強實踐、啓職業、創未來,並邀請了衆多AI領域大咖、知名高校教授、教學名師撰稿,設置了“最強跨學科”“大咖專欄”“未來職業”“漫畫AI”等14個多元欄目,緊跟全球AI領域動態,甄選最前沿AI資訊,幫助青少年最大限度打開視野;擁有100餘所高校助力,獲取第一手高校人工智能專業資訊,掌握未來職業密碼;同時,結合跨學科應用,追蹤中高考AI趨勢,爲學生解決剛需痛點。精美的插畫、趣味的語言、特色漫畫……也讓複雜的AI知識輕鬆易懂、趣味盎然。
人工智能素養已經成爲新時代青少年必備的核心素養之一。《科普週報》“AI來了”新品發佈會上,中信出版集團陳煒董事長表示,人工智能不僅改變了未來的職業結構,也正在重塑青少年的學習內容和成長路徑。在這樣的背景下,希望爲青少年提供一套適應技術變革的認知工具,幫助他們在複雜的信息環境中,學會思考、判斷和選擇,這正是創辦《科普週報》“AI來了”的出發點。
此次中信出版集團與課堂內外攜手,希望通過融合出版的內容力、教育的引導力與科技的前沿力,共同打造一份真正適合青少年的人工智能素養讀物。這也是一份立足現實、面向未來的教育創新嘗試。
“當前我們的孩子正從‘數字原住民’加速向‘AI原住民’轉變,對他們而言,重要的遠不止是學會使用AI工具,更在於培養深刻的‘AI思維’。在AI時代,這種高階思維能力是制勝未來的關鍵。”課堂內外董事長簡渠談到,希望以《科普週報》“AI來了”爲起點,建立起一個包含出版物矩陣、人工智能素養測評、賽事活動、師生培訓課程、教育論壇、研學遊學等多維度的青少年人工智能素養教育事業新生態,助力中國青少年未來競爭力的提升。
發佈會上,主辦方還特邀知名科普作家嚴伯鈞、人工智能教育專家謝作如,分別以《AI的發展趨勢及對青少年未來職業的影響》和《AI時代教育大變革,家長和孩子應該如何應對》爲題,爲與會嘉賓、讀者帶來精彩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