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醫診察支付標準 健保署擬修改

衛福部昨公佈「三班輪值夜班護理人員直接獎勵計劃」,獎勵金不同層級醫療院「不分類型」病牀都領得到。新聞示意圖。記者黃義書/攝影

醫界、民團呼籲,衛福部健保署應儘速修訂診察費等相關支付標準,落實「不同工、不同酬」等目的。健保署醫務管理組長劉林義表示,特殊檢驗檢查、手術等診療項目已做到「不同工、不同酬」,至於診察費,最近兩次專家會議研擬將區分爲一般及複雜診察費。

「以疾病科別區分是否爲複雜診察費,這並不公平。」劉林義說,每一科別醫師都可能收治困難診治的患者,初步鎖定多重慢性病、急重難罕症患者,當次診斷的病情如爲困難、複雜,當然診察費給付點數就會多一些。

舉例來說,三高、心臟疾病等多重慢性病患者平時到院回診,診療相對單純,即給付一般診察費。若診察時發現病情惡化,需進一步檢查、治療,就適用複雜診察費,劉林義指出,相關配套措施,仍在研議中。

不少國家系以診療時間長短作爲診察費高低的標準,劉林義指出,這部分仍有爭議,需要分析大數據。目前初步規畫仍以診療內容爲主。最近專家會議討論就會訂出一般、複雜診療費等定義,屆時再與醫界溝通,另提至健保總額會議進行財務評估、協商,共擬會議討論後,纔會定案。

醫改會執行長林雅惠表示,爲確保醫師獲得較好的薪資待遇、工作環境,健保署應儘快修訂支付標準,並加速醫療法、醫事勞動專章修法,以保障醫師的友善職場及勞動契約,以降低困難科別醫師流失。

此外,每家醫院均有不同財務計劃,計算醫師薪資與業績等基礎也不禁相同,林雅惠指出,各大醫院加薪情形不同,不能一體適用,政府每年調整內、外、婦、兒、急診等弱勢科別點數,而各大醫院也針對困難科別醫師予以調薪,目的在於留住人才,確保醫療服務不中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