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級醫療4/健保署規畫修訂轉診支付標準 醫院下轉加碼
衛福部健保署爲提升轉診效率,落實分級醫療,已規畫修訂轉診支付標準,預計提至本月12日醫院總額研商議事會議討論。本報資料照片
民國106年起推動分級醫療,依衛福部健保署統計,106年西醫基層門診量佔整體各層級醫療院所64.3%,依趨勢推估,去年佔比應爲61.4%,但實際爲64.1%;另慢性病人於基層診所就醫件數比率,108年爲40%,去年提升至43%,可見分級醫療相關政策已逐步呈現效果。
健保署近年推動多項分級醫療政策,如擴大家庭醫師整合性照護計劃、醫療體系垂直整合聯盟,去年起推動大家計劃,於西醫基層推動家醫計劃2.0,整合代謝症候羣防治計劃、糖尿病照護方案等慢性病照護計劃;地區醫院爲全人計劃,至今已收案10萬人。目前正進行大家醫平臺試辦計劃,透過資訊系統管理及追蹤糖尿病、慢性腎病等慢性病個案,提升基層醫師量能,增加病人黏着度。
健保署爲提升轉診效率,落實分級醫療,已規畫修訂轉診支付標準,包含鼓勵全面使用電子轉診平臺,取消未使用者的轉診費;另提升醫學中心、區域醫院下轉給付,每件由現行500點,再加200點達700點,及接受下轉醫療院所每件由200點,再加300點至500點,盼將醫療資源留給急重難症病人,本項調整預計提至本月12日醫院總額研商議事會議討論。
依健保法規定,門、急診部分負擔定率爲20%,但考量民衆負擔,現行門診部分負擔以定額收取,去年部分負擔新制實施後,部分負擔佔總醫療費用佔率已有提升,醫學中心約達16%,後續將考量民衆經濟負擔下,持續研議定率制部分負擔,或電腦斷層、磁振造影等高價檢驗檢查部分負擔的可行性。
醫師公會全聯會理事長周慶明說,健保署今年推動個別醫院總額,同時擬定增加下轉給付,減少上轉點數,有機會促進醫院爲控制個別總額,把輕症或穩定慢性病病人下轉到基層院所接手照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