競逐資本市場 創投鐘意杭州“六小龍”
成立至今,羣核科技已獲得包括IDG資本、紀源資本、順爲資本、雲啓資本、經緯創投、高瓴等多家知名機構的投資。時報財經圖庫/供圖
證券時報記者 王軍
8月14日,羣核科技於2月14日遞交的港股招股書到期。據悉,港交所IPO流程規定,企業遞交的招股書有效期爲6個月。若未在6個月規定期限內完成上市聆訊或上市流程,招股書將自動失效,失效後,企業可更新數據後重新提交申請。
羣核科技成立於2011年,是一家以人工智能(AI)技術和專用圖形處理單元(GPU)集羣爲底座的空間智能企業。作爲杭州“六小龍”之一,羣核科技是其中首家衝刺IPO的公司。2021年6月,羣核科技曾提交赴美上市申請,但後來放棄了赴美上市計劃。
招股書顯示,2022年、2023年及2024年前三季度,羣核科技的營收分別爲6.01億元、6.64億元、5.53億元,毛利率分別達到72.7%、76.8%、80.4%。儘管毛利率高企,但羣核科技仍處於虧損狀態。
在公司業績多年虧損的情況下,羣核科技一直通過外部融資的方式發展。自2013年以來,羣核科技累計完成多輪融資,投資方陣容亮眼。招股書顯示,除3位創始人黃曉煌、陳航和朱皓分別持有公司15.46%、11.04%和4.22%的股權外,IDG資本、紀源資本、順爲資本、高瓴四大機構合計持股近50%。
除羣核科技外,杭州“六小龍”之一的宇樹科技也準備上市。
今年7月18日,證監會網站披露了宇樹科技的上市輔導備案文件。文件顯示,宇樹科技於今年7月7日與中信證券簽署輔導協議,啓動A股IPO進程。按計劃,中信證券將在7月至9月對接受輔導人員進行集中授課,最早將於今年10月進行上市條件綜合評估,並協助公司準備IPO申請文件。
此外,本月有消息傳出強腦科技正以超13億美元的估值,洽談約1億美元的IPO前融資,但未獲公司確認。7月,雲深處宣佈完成新一輪近5億元人民幣融資。
業內人士指出,杭州“六小龍”在資本市場的積極佈局,不僅是企業自身發展的戰略選擇,也反映了杭州科技產業的蓬勃生機與強大潛力。隨着它們在資本市場不斷深耕,有望吸引更多的資金、人才和技術匯聚,形成良性循環,推動杭州乃至全國科技產業邁向新的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