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推13篇識讀中國大陸教材 預計9月開學陸續上路

教育部表示,目前已完成13篇識讀中國大陸補充教材,編輯團隊正在針對意見修正中。示意圖/ingimage

因應中國大陸國安威脅,總統賴清德今年四月間指示,教育部等應全面深化青年學子對中國大陸的識讀教育。114學年全國教育局處長會議今在嘉義市登場,教育部表示,目前已完成13篇補充教材,編輯團隊正在針對意見修正中,目前社會科教師也已一併進行研習增能。

教育部日前表示,現行課綱中就已有相關識讀中國學習條目,如公民課程包括中國大陸政治特性與挑戰,以及經濟發展如何影響區域和平、臺海兩岸關係等,教育部也正研發教材,屆時將提供學校用於教學輔助、補充。

教育部長鄭英耀今天接受媒體會後聯訪時表示,目前已完成13篇識讀中國教材,初步完成審查,編輯團隊正針對審查意見修正中。主任秘書林伯樵則指出,教材內容包括識讀中國、國家認同、媒體識讀等面向,屆時將結合現行課綱實施,屬於額外提供的教學資源,但不會因爲教師不使用就被懲罰。

林伯樵舉例,如去年12強棒球賽奪冠,國人多歡欣鼓舞,但學生也可能產生疑問,如是否某些場合不能使用國旗?或很難表述國家現況。而當社會科談論到國家演進等議題時,就能將識讀教材融入引導學生討論、思考。

林伯樵也強調,該教材類似融入式、素養化的案例,讓教師上課時有一現況案例可以參考,以此增加課程討論的豐富度,不會限制教師能否用於考題中。13篇教材近期陸續通過審覈,預計今年九月新學期開學將可望陸續上路。

教育部表示,目前已完成13篇識讀中國補充教材,編輯團隊正在針對意見修正中,目前社會科教師已一併進行研習增能。記者許維寧/攝影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