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開發教材「加強國家認同、識讀中國威脅」 今年暑假推出
▲教育部長鄭英耀表示,預計今年暑假將開發出國家認同、識讀中國威脅的教材。(圖/記者屠惠剛攝)
生活中心/臺北報導
教育部長鄭英耀今(14日)在立法院教育及文化委員會備詢時強調,教育要中立,教育工作者的言論自由應在《教育基本法》的框架中,教育部預計今年暑假將開發出國家認同、識讀中國威脅的教材。
立法院教育及文化委員會今邀請鄭英耀報告教育部業務概況。民進黨立委林宜瑾質詢中提到,近期北一女教師區桂芝在課堂上宣稱臺灣是中國的一部分,另有小三學生家長反映導師告訴孩子「我們是中國人」,擔憂這些言論影響孩子的認知。
林宜瑾強調,個人自我認同沒有錯,但教育工作者若利用教育手段混淆國家認同或爲境外敵對勢力宣傳,問題嚴重。
鄭英耀迴應,國家安全至關重要,《教育基本法》的宗旨是培養具有國家意識及國際視野的現代化國民;教育部也希望未來加強中小學生對國家的認同,能夠對自己身處的地方有更多理解和愛護。
鄭英耀表示,個人對文化可以有偏好,但教育要中立,教育工作者的言論自由應在《教育基本法》的框架中;教育部將透過學科輔導團編纂國家認同、識讀中國威脅的教材,預計今年暑假開發出來,希望歷史、公民、社會科老師參加研習,給學生正確的史觀和資訊。
近日有大專生在校園設立罷免攤位,引發討論。林宜瑾詢問,有學生使用場地被學校關切,或罷免文宣被撕除,這是否違反校園中立。鄭英耀表示,臺灣校園民主和言論自由是高教的重要資產,《教育基本法》規範學校不得爲特定政治團體宣傳,但學生個人的公民參與屬於言論自由,應被保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