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學生國家認同混淆 教育部將編撰教材強化識讀

教育部長鄭英耀表示,爲強化中國識讀,將開發識讀中國威脅、國際情勢等教材。(趙雙傑攝)

近期頻傳有教師發表我愛中國、臺灣是中國的等言論,教育部長鄭英耀表示,教育部已經邀集社會、歷史、公民等教師,透過學科輔導團老師,編撰相關國家認同,識讀中國威脅、國際情勢等,希望今年暑假前把教材開發出來,給學生正確知識跟資訊,避免被以訛傳訛混淆概念。

立法院教育及文化委員會今天(14日)邀請鄭英耀進行業務報告,並備質詢,民進黨立委林宜瑾、張雅琳等人都關注,有教師在校園爲境外敵對勢力宣傳的議題。

林宜瑾指出,教育應本於中立原則,北一女中區桂芝老師被檢舉在課堂說臺灣是中國的,尊重老師民族跟國家認同,但許多家長陳情,擔心孩子認知會因爲老師特殊看法受到不利影響;臺灣是自由民主國家,老師應該多角度分析說明,不應該單一角度帶過,國家認同跟言論自由如何拿捏。

鄭英耀表示,教育基本法提到培養國家意識跟視野,教育部現在爲加強國家認同,對國家文化有偏好,身爲教育工作者,職責要遵循教育基本法,教育要中立,言論自由要在教育基本法框架內,國家意識是不能解釋爲中華人民共和國,任何人都無法接受。

鄭英耀說,爲強化中國識讀,現在請公民、社會、歷史等學科老師組成輔導團,編撰國家認同識讀中國威脅,希望今年暑假前開發出來,給學生正確資訊、知識跟歷史史觀,不要被以訛傳訛的訊息,混淆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