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識讀中國教材」9月上路 國臺辦:造成臺灣青年國家認同扭曲

▲大陸國臺辦發言人陳斌華。(圖/記者陳冠宇攝)

記者魏有德/綜合報導

總統賴清德在4月提出因應中國17項策略,其中包括要深化青年學子對中國的識讀教育,教育部也已經完成13篇識讀中國教材,完成初步審查,預計今(2025)年9月起陸續上路。對此,大陸國臺辦發言人陳斌華表示,「民進黨當局妄圖利用臺獨教材割斷兩岸歷史文化聯結,造成臺灣青年一代歷史記憶混亂和國家認同扭曲。」

▲解放軍聯合利劍2024B軍演 。(圖/翻攝央視)

據瞭解,這份被認爲是「識讀中國威脅」的教材內容包括12強棒球賽奪冠等時事議題,要讓臺灣學子更加清楚認識國家情勢在生活中的影響,至於識讀中國屬於補充教材,教師若不使用不會被懲罰,但仍可能出現在考題中。

對此,陳斌華在國臺辦例行記者會上批評稱,民進黨當局頑固堅持臺獨分裂立場,大搞去中國化,罔顧歷史,歪曲事實,「妄圖利用臺獨教材割斷兩岸歷史文化聯結,造成臺灣青年一代歷史記憶混亂和國家認同扭曲。」

陳斌華強調,「如此數典忘祖的倒行逆施,必將遭到兩岸同胞的堅決反對和唾棄,涉及利用職權在教育領域大肆歪曲、篡改臺灣是中國一部分的事實的行爲和人員,也必將遭到懲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