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認同教材 教團批爲政治服務

教育部要增加國家認同教材、識讀中國威脅,教團批評,教育應該避免偏向特定政治立場。圖爲教育部長鄭英耀。(本報資料照片)

教育部將籌編識讀中國威脅教材,預計今年暑假完成編撰。全教產理事長林碩傑批評,教育部要增加國家認同教材、識讀中國威脅,無疑是增加基層教師課程負擔。他表示,教育應該避免偏向特定政治立場,保持中立,而非讓教育爲了政治而服務。

近期頻有教師發表親中言論,教育部長鄭英耀前日在立法院備詢時表示,爲強化中國識讀,將邀請公民、社會、歷史等學科老師組成輔導團,編撰國家認同、識讀中國威脅的教材。

林碩傑指出,現階段國中小從本土語言課程、公民、社會及國文課程中,都已經蘊含許多本土意識及國家認同在其中,教育部還要增加國家認同教材、識讀中國威脅,無疑是增加基層教師課程負擔、以及強迫學校在塞滿的課程中增加更多爲政治服務的課程。

「教育應該是避免偏向特定政治立場,應該中立」,林碩傑說,教育發展須能在多元的文化觀點中並陳,呈現多元歷史觀和政治觀點,培養學生獨立思考的判斷能力,而非讓教育爲了政治而服務。

林碩傑呼籲,教育部要好好提升國中小教育環境,提升教師薪資待遇、解決學校行政負擔的困境,提供學生更好教育服務,讓親師生都能在臺灣的教育服務中得到很好照顧,自然就會認同這塊土地。

全教總理事長侯俊良表示,目前不清楚教育部要透過增修課程處理,還是用額外增加作爲補充教材,如果是課程增修很正常,如果是補充教材可能會對現在課程產生影響,仍待教育部說明執行方式。

近期頻頻有老師被檢舉在課堂發表親中言論,侯俊良表示,若有違反政治中立、國安部分,應該要提出具體證據,課堂歸教育一環,應該要讓教育有空間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