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彈性聘任管道盼解教師荒 教團轟:短線操作毀滅師培體系
全國教師工會總聯合會今表示,教育部欲濫用現行技術高中「專業及技術教師」特例方案,開放免考試、免實習,如同帶頭摧毀師培體系。記者許維寧/攝影
中小學近年面臨教師荒,教育部於上週全國局處長會議上表示,將規劃彈性聘用管道,讓具業界資歷者進入中、小學擔任專業及技術教師。全國教師工會總聯合會今表示,教育部欲濫用現行技術高中「專業及技術教師」特例方案,是將特例普及化,開放免考試、免實習,削減教育專業如同帶頭摧毀師培體系。
全教總理事長侯俊良表示,教師荒近年時有所聞,中學端自然科技領域難尋教師,但教育部卻規劃免職前學分、免考試、免實習的彈性聘用管道,研議自115學年起,讓有業界經歷者,可進入中小學現場擔任專業及技術教師等職,但卻忽略了教師除了學科專業外,還必須修讀教育學程,且應通過國家考試、實習半年,完備教育專業能力,纔有踏上講臺的資格。
全教總高中職主委巫彰玫則指出,現行技術型高中「專業及技術教師」特例方案,雖得以免考試、免職前學分,但設有總額限制,如今教育部欲將此擴及到中學端並擔任自然科技領域教師,形同將特例普及化。
巫彰玫談到,教師必須修讀教育學程,其中包含教育心理學、班級經營、教材教法等課程,相信沒有家長會希望子女的教師僅有學科專業,卻不懂如何將專業轉化爲知識並傳授給學生,還可能無法迴應班級經營等需求。
巫彰玫形容,教育部偷換概念,稱是挪用技職體系現有模式,卻是在帶頭摧毀師培體系。取消專業師資培育門檻,不只可能打壞師培體系,也可能打壞現有師培生的志向。
立委劉書彬也表示,教師必須跟學生溝通,也要喜歡學生;科技技術人才則是於大學階段就偏研究取向,習慣一個人操作、實驗。教育部單以業師有工作經驗就能成爲中學教師,是忽略了教師養成和技術人才養成間的不同。當教師專業條件未能顧及,則自然無法保障學生權益,教育部務必審慎思考。
侯俊良談到,根據目前統計,四成持有教師證者不願意投入教職,年輕人也不願意再走師培一途,教育部應從源頭解決,而非彈性開放未經師培訓練者。全教總呼籲,應立即停止假借技術教師偷渡一般科目專任教師的彈性管道,並適時調整薪資留下優秀教師,再者,更應從法制面遏止校園濫訴,讓教育迴歸專業。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