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豐縣:特色產業鋪就鄉村振興“致富”路
原標題:江蘇豐縣:特色產業鋪就鄉村振興“致富”路
在江蘇省徐州市豐縣大地上,特色產業正成爲驅動鄉村振興的強勁引擎。常店鎮的秋葵種植基地盎然綠意,順河鎮的 “蓮魚共作” 荷塘勃勃生機,一個個富民興村的產業圖景,繪就出豐縣鄉村振興的鮮活畫卷。
秋葵鋪就 “綠富美” 振興之路
常店鎮杜堂村的秋葵種植基地裡,金黃的花朵與翠綠的果實相映成趣,一派豐收景象。種植戶常傳文正帶着工人忙着採摘,他手中的秋葵飽滿鮮嫩,是市場上的“搶手貨”。“秋葵適應性強,從六月到十月都是採收期,晴天幾乎每天都能開花結果,果實長到7至8釐米時採摘最佳。”常傳文談起種植心得頭頭是道。
目前,他的秋葵種植面積達18畝,畝效益穩定在10000元左右。這些兼具食用與保健價值的秋葵,不僅供應本地農貿市場、商超,還通過徐州果蔬批發市場銷往周邊城市,市場需求十分穩定。
在基地務工的康莊村村民張玉芝笑得合不攏嘴:“在這裡幹活時間靈活,忙的時候全天在崗,清閒時半天就能完工,既能掙零花錢,又能照顧家人。”秋葵近五個月的採收期,爲當地村民帶來了可觀的務工收入,讓大家實現了“顧家掙錢兩不誤”。
常店鎮副鎮長王永進表示,正計劃以常傳文的種植基地爲示範,帶動更多農戶參與種植,形成規模化產業集羣,讓秋葵這樣的“小作物”成長爲富民興村的“大產業”。
“蓮魚共作” 奏響融合發展曲
8月16日,順河鎮齊廟村的荷塘裡,粉紅色荷花隨風搖曳,幾位遊客身着皮衩在採摘蓮蓬。“暑期裡經常有遊客來此打卡,體驗採摘樂趣。”基地管理人鞏尊敬介紹道。
在江蘇省委駐豐縣鄉村振興工作隊幫扶下,齊廟村推進“蓮魚共作”特色種養模式,2025年,40畝“太空蓮36號”水果蓮蓬進入豐收季。基地採用“蓮蓬+小龍蝦+桃樹”立體種養模式,實現“一地多用、一田多收”。
蓮蓬採摘期從7月持續至10月,畝產近1000斤,最高市場價格達20元/斤。鮮蓮子清甜脆嫩,幹蓮子適合煮粥,蓮子胚芽還能做茶,實現了全產業鏈利用。
齊廟村黨支部書記張敏敏表示,下一步將持續創新發展農文旅產業項目,拓展產業鏈條,加強品牌建設,讓農產品走向更廣闊市場。該村正逐步擺脫傳統單一農業生產模式,整合農業與旅遊、文化資源,打造集種植養殖、觀光遊覽、休閒娛樂、科普宣教於一體的現代農業綜合體,爲鄉村振興注入新活力。
從常店鎮的“秋葵綠”到順河鎮的“荷塘景”,豐縣以特色產業爲支點,撬動鄉村振興大發展,讓村民的日子越過越紅火。
(來源:中國網 作者:劉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