鬆桃甘龍鎮:2000畝山銀花鋪就鄉村振興致富路
本文轉自:人民網-貴州頻道
走進松桃苗族自治縣甘龍鎮友槓村千畝山銀花基地,數十名羣衆頭戴草帽、身背竹簍,動作嫺熟地採摘着山銀花,現場一片繁忙。飽滿的花苞簌簌入簍,豐收的喜悅綻放村民臉上,歡聲笑語迴盪田間。
銀花綴滿青山嶺,笑語盈滿豐收季。每年的6至7月正是山銀花的豐收期。
“在山銀花的採收季,我們每天都來採摘,一天收入150元左右,家門口就能賺錢,大家都很開心。”友槓村村民何瓊珍如是說。
據甘龍鎮友槓村黨支部書記、主任付曉峰介紹,爲提升山銀花附加值,延伸產業鏈,在甘龍鎮黨委的支持下,友槓村建設現代化加工廠房和生產線,採摘下來的山銀花,經過採摘、分揀、殺青、烘乾、包裝等一系列工序,製作成山銀花茶,具有清熱解毒、抗菌抗病、疏散風熱、涼血止痢功效,深受廣大養生消費者喜愛。
近年來,甘龍鎮採取“黨組織+公司+村集體+農戶”發展模式,通過土地流轉、技術指導、統一銷售等措施,實現山銀花規模化種植和產業化經營。目前,友槓村山銀花種植面積已達1200餘畝,預計今年鮮花總產量可達80餘萬斤,總產值將突破260餘萬元。有效帶動周邊羣衆就業增收。山銀花已成爲當地羣衆增收致富的支柱產業。
如今,山銀花已化作甘龍鎮鄉村振興的金色紐帶,一頭繫着村民增收的熱切期盼,一頭牽着美麗鄉村的錦繡藍圖。目前,甘龍鎮2000畝山銀花產業已實現種植、加工、銷售全鏈條貫通。每到盛花期,6000餘人次投入採收、加工一線,累計發放勞務報酬超150萬元。昔日山間銀花,如今化作村民增收的“致富密碼”,賦能鄉村振興。(胡偉 胡蓮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