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產業“金鑰匙”開啓涼州鄉村振興“致富門”
新甘肅·每日甘肅網通訊員 劉文鑫
近年來,涼州區緊緊圍繞“三大特色產業帶”建設,發展壯大“10+N”特色優勢產業體系,有效拓寬了羣衆增收渠道,爲鄉村振興注入了強勁動能。
走進涼州區康寧鎮食用菌產業園,日光溫室內的景象生機勃勃。一簇簇鮮嫩的羊肚菌從菌壟中探出褐色的“小傘”,長勢喜人。
康寧鎮立足資源稟賦,按照“整體規劃、分期建設、跨村聯建、組團發展”的思路,引進種植企業、合作社和種植大戶,發展平菇、香菇、羊肚菌等食用菌種植。通過輻射帶動周邊農戶參與食用菌產業發展,着力將康寧鎮“蘑菇小鎮”打造成涼州區知名的食用菌產業示範基地,讓小小蘑菇成爲村民增收的“致富傘”。
在大柳鎮瓜菜交易市場,則是另一番忙碌景象。車間內,數名工人精挑細選個頭均勻、品質上乘的西瓜。經過檢測傳送帶的篩選,這些西瓜將被裝箱,準備發往各地。
這些西瓜都來自不遠處的大柳鎮集體經濟產業園。近年來,大柳鎮依託西瓜特色產業,打造大柳鎮集體經濟產業園,篩選種植適宜本地氣候、口感清甜的高品質西瓜品種。如今,一顆顆“小西瓜”正成爲撬動鄉村振興“大產業”的支點,有效壯大了村集體經濟,實實在在鼓起了羣衆的“錢袋子”。
在沿沙區域的九墩灘生態建設指揮部,現代化拱形溫室裡,一茬茬鮮嫩的沙蔥鬱鬱蔥蔥,迸發着勃勃生機。“九墩灘的沙蔥,晝夜溫差大,全程使用農家肥,營養健康,綠色無污染,口感脆爽辛香。”甘肅榮淼商貿有限公司總經理聞廷梅對九墩灘沙蔥的品質讚不絕口。
九墩灘村集體經濟沙蔥產業基地在富康、沿河、富民3個村建設拱形溫室107座。集體採用“科研-種植-加工-銷售”全產業鏈模式發展沙蔥產業,同步帶動周邊農戶種植露地沙蔥50畝。同時通過“線上線下”結合的推廣方式,把銷售市場拓展到全國各地,讓老百姓種出的好產品賣上好價錢,有效促進了村集體經濟與農戶收入“雙增收”。
康寧的菌、大柳的瓜、九墩灘的沙蔥,一個個特色鮮明的產業品牌,正鋪就一條條鄉村振興的“快車道”。涼州區立足本土資源稟賦,深挖地域特色潛力,持續做足“土”文章,通過科學規劃佈局、創新經營模式、拓展銷售渠道,將特色產業打造成帶動羣衆增收、推動村集體經濟發展、助力鄉村全面振興的“金鑰匙”。
歡迎全省各地的通訊員踊躍投稿:mrgstx@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