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土特產”成爲“金招牌”——湘鄉市積極培育鄉村特色產業賦能鄉村振興
全媒體記者 何興安
近日,由廣東農村政策研究中心、湘鄉市人民政府聯合主辦的“鄉村智庫萬里行暨優品入灣行動——湘粵黑山羊產業論壇”,在華南農業大學舉行。大家圍繞湘鄉壺天石羊和連山黑山羊如何攜手“入灣出海”等問題深入探討交流。
這是湘鄉市翻江鎮被確定爲壺天石羊特色產業鎮後,當地針對產業發展的迫切需求,在深化品牌營銷和精準對接市場方面做出的有益探索。
今年3月,翻江、毛田、月山、金石、龍洞等8個鄉鎮被湘潭市、湘鄉市兩級政府納入特色產業鎮培育行列,這些鄉鎮挖潛力、補短板、引項目的工作正緊鑼密鼓地鋪開。
壺天石羊是湘鄉市首個國家地標產品,有1900多年養殖史。核心產區翻江鎮有龍頭企業,還入選第十一批全國“一村一品”示範村鎮。有深厚底蘊、有金字招牌,有一定規模,但由於定位不準、宣傳不夠,在市場上叫不響,困住了產業發展的步伐。
據介紹,壺天石羊成長慢,飼養週期長,而且肉質細嫩多汁,羶味小,相對其他黑山羊,價格較高,適合中高端市場。被確定培育壺天石羊特色產業鎮後,翻江鎮黨委、政府立即改變思路,從之前的被動扶持變爲主動引導,開始在品牌推廣和市場對接上下功夫。前文提及的論壇,就是靠鄉賢的鼎力支持,爲壺天石羊提供的推介平臺,期望藉此敲開大灣區市場的大門。
翻江鎮還將在長沙市舉辦壺天石羊品鑑會,聘請湘菜大師研製開發新菜品,打造“壺天石羊”特有菜單。同時,該鎮還將徵集營銷廣告詞、拍攝紀錄片、小視頻,打造“壺天石羊”IP形象。此外,還將舉辦文化節、開通網上直播等。這些舉措的目的很明確,就是把壺天石羊更精準地推向目標消費羣。
毛田茶葉與壺天石羊的發展現狀大同小異。毛田鎮入選第八批全國“一村一品”示範村鎮,境內的茶葉品牌“湘鄉水府茶”是湘鄉市第二個國家地標產品。同樣有金字招牌、有民間口碑,但受制於品牌效應不強、銷售渠道不暢,產業化進程比較緩慢。
毛田鎮黨委、政府立足實際,推出一系列鞏固優勢、補齊短板的措施。一是統一設計定製了“毛田手工茶”包裝袋,免費提供給農戶。改變以往用各種塑料袋裝茶葉的情形,進一步做強做大手工茶品牌和影響力。二是在高標準茶園建設、老茶園改造、茶葉品牌培育和產業鏈打造上下功夫。
前幾天,省級龍頭企業——湖南香露紅茶葉科技有限公司採用湖南省農科院茶葉研究所的“一年成園”新技術,栽培30畝標準茶園,探索傳統種植向高效生產轉型路徑。
此外,月山鎮、金石鎮和龍洞鎮在培育米粉炒貨、綠色建造和油茶特色產業上也有新進展。其中,月山鎮江田村與湖南康城食品有限公司等6家新型經營主體簽訂合作協議,計劃投資約4.8億元;金石鎮的鴻諾公司二期項目落地,還引進了湖南泰澤熱固新材料有限公司和湘潭卓躍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兩個項目,合計計劃投資0.9億元;龍洞鎮江山沁園公司與廣州湘鄉商會及楒科集團簽訂了智慧湘商銷售合作協議,還邀請省名優特協會的專家指導市場營銷和品牌推廣……
爲確保特色產業培育行穩致遠,湘鄉市除了出臺實施方案外,還推出“1345”工作舉措,目前已全部落實到位。
其中,“1”是指制定1個科學可行的“培育方案”。據瞭解,從3月份啓動到現在,湘潭市、湘鄉市兩級聯點領導多次赴現場組織召開會議,對5個鄉鎮的“培育方案”進行修改和完善。“3”是指制定任務清單、工作清單和政策清單,按年、季、月確定工作內容,其中《湘鄉市鄉村特色產業發展培育政策彙編(一)》涵蓋鄉村產業用地、項目建設使用林地以及省、市龍頭企業申報、項目立項等19項政策。“4”是指建立“工作推進機制、動態調度機制、精準聯絡機制和信息報送機制。“5”則是構建“聯點領導掛帥當指揮員、派駐科技特派員、駐村隊員、業務指導員和聯點企業幫扶員”五員服務體系,全方位助力鄉鎮特色產業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