劍指臺積電!陳立武遭爆棄守18A 英特爾轉攻14A
▲新任英特爾CEO陳立武。(圖/記者高兆麟攝)
記者高兆麟/臺北報導
根據外媒路透社報導,英特爾(Intel)新任執行長陳立武上任後積極檢視晶圓代工業務架構,據傳正考慮進行策略大幅調整,可能終止先前砸重金開發的18A製程,轉而集中資源聚焦於相對成熟但更具競爭優勢的14A製程,要與臺積電競爭,最快將於本月與董事會展開討論。
兩位知情人士透露,陳立武評估,若英特爾欲挑戰全球晶圓代工龍頭臺積電,必須集中火力於自身真正具備技術優勢的領域,14A製程即被視爲一項具潛力的關鍵技術。知情人士指出,相關轉向將是代價高昂的決策,不僅牽涉技術路線重整,也可能引發資本支出減損。
其中一位消息人士透露,陳立武已指示團隊準備數套方案,涵蓋是否停止向新客戶推廣18A製程技術。考量議題牽動甚廣,英特爾董事會最快也可能延至秋季才做出最終決策。
儘管英特爾對此類「假設性或市場傳言」未予評論,但重申Intel 18A仍是公司內部晶片的主要製程,計劃於2025年下半年量產應用於Panther Lake筆電晶片。英特爾並表示,正在依據重要客戶需求,量身打造14A製程,盼提升代工吸引力。
路透社指出,若英特爾最終選擇淡出18A、專攻14A,過去已投入數十億美元的研發資金勢將提列減損,分析師估計,可能造成英特爾數億至數十億美元不等的帳面損失。
即便未來可能不再向新客戶推銷18A製程,英特爾強調,仍將履行既有合約,持續爲亞馬遜(Amazon)與微軟(Microsoft)等已承諾的客戶生產少量18A製程晶片,並繼續在自家產品線上使用該技術。
儘管英特爾希望藉由14A製程吸引蘋果與輝達(NVIDIA)等大客戶從臺積電轉單,但報導指出,英特爾能否如期完成研發併成功導入,仍存在極大不確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