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透:英特爾陳立武考慮轉攻14A製程 放棄推銷18A
英特爾(Intel)執行長陳立武5月訪問臺北時,上臺說明公司願景。 中央社
路透引述兩位知情人士報導,英特爾新任執行長陳立武正在考慮對旗下晶圓代工策略進行重大調整,以吸引大客戶,而這可能會是個代價極大的轉變。
消息來源透露,陳立武的初步想法是:集中資源發展下一代14A製程。英特爾預期14A製程有機會在部分技術上超越臺積電,吸引到目前委託臺積電(2330)代工的蘋果和輝達等大型客戶。
如此一來,先前投入大量資源、一直向外部客戶推銷的「18A」製程,就要停止再向新客戶行銷。
陳立武今年3月上任以來,力求削減成本並尋找振興這家陷入困境美國晶片巨人的新途徑。知情人士說,他上個月質疑了前任執行長基辛格力推的18A製程,指出18A製程技術對新客戶的吸引力正在減弱。
若放棄推銷18A製程 恐導致數億至數十億美元損失
如果英特爾真的決定把18A及其衍生的18A-P放到一邊,這些已投入數十億美元開發的技術,勢必得提列減損。分析師表示,這可能導致英特爾少則數億多則數十億美元的帳面損失。
英特爾對於這些「假設性情境或市場揣測」,拒絕評論。不過該公司強調,18A的主要客戶一直是英特爾自己,並計劃於今年下半年開始量產Panther Lake筆電晶片,宣稱是「有史以來在美國設計且生產的最先進處理器」。英特爾表示,「陳立武與高階管理團隊致力於強化產品藍圖、重建客戶信任、並改善財務狀況。我們已確立重點,並將採取必要行動扭轉局勢。」
路透分析,吸引外部客戶使用英特爾的代工服務,仍是英特爾未來發展的一大關鍵。可是18A製程開發時程落後,競爭對手臺積電的N2製程則穩步推進。
消息人士說,最快在7月董事會會議上,就能討論是否停止向新客戶推銷18A。不過由於此事複雜且涉及金額龐大,董事會也有可能要到秋季會議纔會做出決定。
英特爾表示,公司現正針對關鍵客戶的需求,量身打造14A製程技術,促其成功。路透指出,英特爾能否及即研發完成14A製程技術,贏得大客戶,目前仍是未知數。英特爾也可能最終選擇維持既定的18A計劃。
由於英特爾已向亞馬遜與微軟保證,要以18A製程爲這兩家公司生產相對少量的晶片,且已定下交貨期限。消息來源說,等着改用還在研發中的14A製程,顯然不切實際。亞馬遜與微軟對此未立即發表評論,英特爾則表示會履行對所有客戶承諾。
18A製程曾被視爲英特爾的關鍵突破,如今恐有束之高閣的可能。一些產業分析師說,18A技術大致等於臺積電2022年底已進入大規模量產的N3製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