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立武揭14A、Chiplet製程藍圖 曝客戶對效能表現「印象深刻」

英特爾執行長陳立武。圖/張珈睿

英特爾於美西時間29日,舉行Intel Foundry Direct Connect 2025,宣佈重大代工戰略更新。新任執行長陳立武(Lip-Bu Tan)揭曉下一代製程技術路線圖,包括進入早期測試階段的14A製程,以及兩項18A製程衍生版本「18A-P」與「18A-PT」,目標鞏固半導體制程領導地位並重塑代工業務動能。

陳立武指出,英特爾致力打造世界級的晶圓代工廠,以滿足市場對於尖端製程技術、先進封裝和製造日益成長的需求。他表示,英特爾首要任務是傾聽客戶需求,並創造出助力客戶成功的解決方案以贏得信任。

英特爾首度公開14A製程細節,該節點採用第二代PowerVia技術「PowerDirect」,專注於透過晶片背面直接供應與調控電源,大幅提升能效。目前14A已進入早期測試階段,並向合作客戶提供初步設計套件(PDK);英特爾透露,合作伙伴對其效能表現「印象深刻」。

除了14A,英特爾同步推出18A製程之—「18A-P」與「18A-PT」。18A-P定位爲「效能優先」製程,相較原版18A,其頻率與功耗表現進一步優化;更具突破性的是18A-PT,該製程整合「Foveros Direct 3D」混合鍵合技術,支援小於5微米的接合間距(Pitch)。

該技術可實現多層小晶片(Chiplet)堆疊,供應鏈業者透露,首款應用18A-PT的產品預計爲「Clearwater Forest」系列Xeon處理器,凸顯其在資料中心市場的野心。

英特爾此次發佈被視爲直面競爭對手,陳立武帶領英特爾代工(IFS)以技術創新與開放生態系重新定義產業規則,透過14A與18A系列製程,英特爾將強化IDM 2.0戰略。隨着晶片戰爭步入3D封裝與能效競賽,英特爾能否憑藉製程突破扭轉市佔,將成爲半導體業未來的關鍵轉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