迴響/遭醫界反彈…重點科別公費醫師計畫要續辦 清大等3校招生各獲30個名額
教育部日前欲將清華、中興、中山等三校學士後醫學系公費名額轉爲量內名額,但引發醫界不滿。急診、醫院示意圖。圖/AI生成
本報日前報導,衛福部欲終止重點科別培育公費生計劃,使12校受影響,其中清大、中興、中山等三校學士後醫學系恐將熄燈號,學界疾呼,勿讓三校熄燈否則將是大大糟蹋教育資源。教育部證實,衛福部已發函教育部「重點科別培育公費生」計劃確定續辦,其中清大等三校各獲配30名公費生名額。
本報日前報導,因衛福部重點科別培育公費生計劃僅辦理到114學年結束,計劃下的公費生招生名額,115學年起將不復存在,包括臺大等校均受影響,其中清大、中興、中山等三校學士後醫當初是依照該計劃申設,一旦終止,等於直接衝擊到三校學士後醫的續存。
教育部原先規劃欲將三校公費生名額轉爲自費,但遭醫界強力反彈。爲此,教育部今年八月召集各校醫學院院長、系主任等開會,希望各校能分出名額容納三校,但學校多不願意,協調一度陷入僵局。學界也疾呼,偏鄉照護長期不足,衛福部應讓公費計劃續辦就好,此議題不應該是一場零和遊戲。
對此,教育部常務次長朱俊彰稍早證實,重點科別公費生計劃由衛福部主責、做政策評估,教育部會配合衛福部公費生名額分配辦理。依衛福部送115學年度「重點科別培育公費醫師制度計劃」,其中清大、中山及中興3校學士後醫學系獲配各30名公費生名額。
朱俊彰也強調,重點科別公費生計劃已經做了二期、10年,名額非從既有學校名額中調整而得,是在1300個名額以外另外核定,本次讓三校各獲配30個名額,也不會影響既有醫學系招生名額。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