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費醫計畫重啟 清大等3校後醫系各增30名額

衛福部續辦「重點科別培育公費醫師制度計劃」,覈定九校醫學公費生招生,名額達一五○人,引發醫界反彈,部長石崇良說,經重新評估偏鄉醫療量能,決定重啓公費醫師培育。圖爲新聞示意圖。本報資料照片

衛福部拍板續辦「重點科別培育公費醫師制度計劃」,清大、中山、中興等三所大學學士後醫學系於一一五學年各可招收卅名公費生,較一一四學年,均增加七個名額。教育部強調,本次名額不在一三○○個總量內,屬額外核定,不會影響既有醫學系招生名額。

衛福部推「重點科別培育公費醫師制度」,第二期計劃原訂至一一四學年結束,共九校受影響,其中清大、中山、中興等三校學士後醫學系系因此計劃而申設,一旦計劃終止,直接衝擊到三校學士後醫續存,學界疾呼,勿讓三校熄燈,否則將嚴重糟蹋教育資源。

本報掌握,教育部上月召集各校醫學院院長召開會議,希望各校挪出部分招生名額供清大等三校學士後醫學系員額,但現有醫學院無人點頭,協調陷入僵局。清大前校長賀陳弘強調,目前九成縣市地方衛生所缺人,偏鄉照護長期不足,偏鄉基層的高齡人口比率更高,公費醫師人數理應增加,而非減少。

教育部常務次長朱俊彰昨證實,衛福部決定續辦「重點科別公費生計劃」,教育部配合衛福部公費生名額分配辦理,趕得上各校一一五學年招生。這次三校、九十名公費生員額不在既有學校名額中,是在一三○○名總量名額外再行覈定,不致影響既有醫學系招生名額。

對衛福部持續推動「重點科別培育公費醫師計劃」,國立中山大學表達感謝與高度肯定,一一五學年度覈定中山大學學士後醫學系可招收卅名公費生。未來將持續與衛福部、教育部及相關單位密切合作,精進醫學教育品質,提高教學資源與師資陣容,培育更多投身重點醫療科別與服務偏鄉地區的優秀醫師,協助推動全民健康照護與醫療資源均衡發展。

清華大學則感謝衛福部、教育部之支持學士後醫學系,將整合理工、生醫與人文社會等能量,爲國家培育具備臨牀專業與跨領域思維的醫師,確保學生在重點科別發揮所長,日後投入基層與偏鄉醫療服務,迴應醫療照護的需求。

中興大學指出,該校承擔培訓公費醫學生的責任,於前年於後醫系設立專組,目前醫學院擁有二三二名行跨臨牀、基礎醫學等師資人力,招收具有原住民、偏鄉、離島等背景的學生,鼓勵學子畢業後返鄉服務,提升醫師留任率,改善偏鄉醫療人才不足。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