輝達卡北士科140億差額 他分析解套不難:只怕變下一個柯文哲

輝達臺灣總部進駐北士科T17、T18卡關。圖/聯合報系資料照

北士科T17、T18地上權原本由新光人壽持有,但輝達看上該地後,北市府與新壽間的解約金差額,成爲輝達進駐的最大障礙。評論家、醫師沈政男指出,若北市府無法自行支付差額,可考慮由輝達、中央或市府共同分攤,基於公益移轉地上權並不違法,問題是大家都怕淪爲下一個柯文哲。

北市府表示,原合約規定地上權不得轉讓,爲避免涉及圖利,必須先與新壽解約,再與輝達簽約。然而,新壽開出的解約價碼高達約140億元,遠高於北市府當初收取的約40億元權利金。北市府若直接支付差額,恐引發圖利疑慮;再加上受前市長柯文哲被指控圖利事件影響,市府採謹慎態度。

沈政男分析,解決方式主要有兩種:一是中央承擔「直接移轉地上權」的法律責任,使北市府可將地上權直接移轉給輝達;二是由中央出資140億元支付解約金,並承擔法律責任。兩種方案均可將違法風險降至接近0。沈政男指出,如果北市府僅多支付部分差額,由輝達與市府各自分攤,或中央協助出資,也能解決問題,關鍵在於願意承擔法律責任。

對於媒體與網路上對「圖利」的批評,沈政男指出,當初T17、T18得標者爲新壽,得標權利金約40億元;如今輝達看上該地,市場價值大幅上升,解約金140億元並非市府圖利,而是市場行情波動的結果。他強調,當初標地競爭冷清,幾乎沒有人願意投標T17、T18,因此40億元權利金屬合理價格。相較之下,T16地上權得標溢價率高達80%,反映市場價格差異。

沈政男批評,部分政治人物與網路輿論將此事件與柯文哲圖利案混爲一談,反而模糊問題核心。他認爲,若市府能勇於承擔,這次卡關問題本可立即解決,也有助於吸引外資投資北士科,促進產業發展與就業。

北士科T12。記者林伯東/攝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