輝達落腳北士科 臺灣招商引資危機一隅
▲北士科T17、T18用地。(圖/民衆提供)
●黃丙喜/國家公益發展協進會理事長
大政府本來就非世界主流,官員萬能心態當然也不合時宜。輝達想落腳北士科,新壽和北市府公然在媒體意氣對陣。這件全球矚目的招商引資會是好事多磨?還是功虧一簣?
北市府放下父母官心態 纔是正確政商合作之道
假日參加了在新北的一項科技園區大樓開工典禮,當然冠蓋雲集;另外參加一些企業界的高球聯誼。大家談論的焦點都是輝達、新壽、北士科,共同的感觸是本來是好事一樁,也不難解決,臺北市府和新壽卻關起門來各自放話,不可思議,也不可取!期待全臺政府和企業引以爲鑑。
如果新壽沒有撒謊,新壽與輝達5月有談妥商業條件,新壽也「沒有想從臺北市政府跟納稅人拿一毛錢」。企業界普遍認同這件案子應該由接手的輝達與新壽談商業條件。而直接移轉地上權在法律架構上或許有困難,但全照北市府方案,新壽也會有困難。
怎麼辦?新壽和北市府針對此案涉及的地上權轉移,固然各有難處,北市府放下父母官心態,先讓新壽和輝達談定交易權責,實在纔是正確政商合作的招商引資之道。
新壽過去有些投資土地和工商開發的做法,固然曾經引起社會廣大的議論;然而,「企業的合理獲利,也是法治社會應予保障的,合意首重合規,貿然行政霸權,一定會引起反彈的。」一位退休政務官說出他的看法。近十餘年政黨的惡鬥無形中引發了官僚體系好事爭功的心態,此次輝達計劃落腳北士科是冰山一角。
臺新新光高調類開工,臺北市府看在眼裡當然不爽!金控總經理林維俊的說:「有輝達這樣的公司要來,用法律架構要求新壽讓出,輝達既然要承受開發未來利益,就要付出補償金,補償金是輝達跟新壽的關係,雙方會來討論。」
現在看來已經演變成新壽和北市府合意解約,再將地上權轉給輝達。解方好像終於找到了,但作業恐怕不能過於樂觀。跨國投資也講求時效,新北市政府近年招商引資一條龍的做法很受工商界讚賞,全臺地方政府可以借鏡。
「門打開,光就進的來;心打開,局面就會寬;手伸開,法理情都進的來。」一位企業說說:「臺北市府壓力大,誰都知道,但行政要有所爲,也要有所不爲,招商引資還是要尊重經濟本質和市場機制。」
臺灣國際招商引資問題的縮影 值得社會共同反思
特別是,臺新新光金控有4分之一是外資股東,有新加坡、挪威、阿布達比跟日本的主權基金,所以,地上權的移轉必須合法合規,解決雙方顧慮,不能按照民粹的感覺去處理。
新壽北士科T17及T18地上權案16日之開工動土典禮,被認爲是抗議臺北市府之舉。新壽也許被逼急了,但做法也不聰明。
地上權的價值到底多少是此次爭議的焦點。新壽開價多少?合不合乎市價和商場及社會公道?輝達要來,用法律架構要求新壽讓出地上權,輝達能承受未來開發利益,就應由接手的輝達談商業條件,付出讓新壽退場的補償金。
補償金本來可以是輝達與新壽間的事,現在既然變了,只能期待新壽、輝達和北市府冷靜接受第三方的估價,不要又另起心結。
政府的公私協力夥伴關係是新壽和北市府合作開發北士科園區的本質。它的原意則是讓企業成長、經濟繁榮與城市進步並肩前行!輝達擬定落腳北士科後所發生的政商不同調,以及其間的曲曲折折,其實是臺灣國際招商引資問題的縮影,值得政府、企業和社會共同反思!
▼新壽北士科T17及T18地上權案16日之開工動土典禮,被認爲是抗議臺北市府之舉。新壽也許被逼急了,但做法也不聰明。(圖/記者徐文彬攝)
►思想可以無限大-喜歡這篇文章? 歡迎加入「雲論粉絲團」看更多!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網立場。歡迎投書《雲論》讓優質好文被更多人看見,請寄editor88@ettoday.net或點此投稿,本網保有文字刪修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