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蓮馬太鞍溪堰塞湖災後71戶毀損 40戶擬建中繼屋安置

花蓮馬太鞍溪堰塞湖災後71戶毀損,40戶擬建中繼屋安置。(示意圖/本報資料照)

花蓮馬太鞍溪堰塞湖災情重創光復鄉,民宅清淤大致已完成,當中有71戶民宅幾乎已無法居住,要蓋中繼屋讓災民入住,中央災害應變中心前進協調所總協調官季連成今天表示,經訪查後有40戶願意入住,臺糖也將提供3塊土地蓋中繼屋,安置原則「離災不離村」,後續會跟災民與縣府一起討論再定案。

季連成說,災民收容部分,短期採取租金補貼或在社區裡面來租屋,補助方案原本7加7到10月31日爲一個階段,後續會視需要酌以延長,都可再討論延長。此外,當中也有住戶表達在自己房屋旁邊設置貨櫃屋,暫時居住,讓原本房屋點現地重建,或予以貸款協助。

季連成說,有40戶表達入住中繼屋,安置原則「離災不離村」。(本報資料照)

季連成說,中繼屋部分,災區嚴重、靠近馬太鞍溪佛祖街一帶,民宅幾乎淹沒,當初以目視與初步資料認定有89戶民宅已無法居住,後根據實際訪查,扣除門牌重複等,確認71戶房子幾乎已報廢。經過意願調查,每個人意見都不一樣,有56戶同意遷出,其中有40戶提中繼屋需求,40戶裡面有26戶有無障礙空間需求,就是家中有老人、無法行動的長輩。

季連成說,原則上安置地點「離災不離村」,臺糖提供3塊土地選擇,仍要經過中央跟地方、住戶最後的討論 選用哪一塊土地來做中繼屋,會先從40戶裡面同意中繼的來着手做準備,中繼屋可能會分兩階段興建規劃,20戶爲一個單位。

另外災區房屋受損部分,季連成說,多數門窗被沖毀,基本上房屋結構都還完整的,只要裝修再重新檢修,再去做購買傢俱大致可以恢復,政府補助35萬元可作爲修繕費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