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麗巨蚊”上崗!廣東滅蚊“放大招”
“基孔肯雅”,一個源於非洲坦桑尼亞南部的詞彙。用來描述人們感染該病毒後,關節痛、彎腰駝背的樣子。而長着花斑的伊蚊,就是傳播該病毒的頭號殺手。
根據廣東省疾控局的消息,從7月20日零時至26日24時,一週時間,全省新增本地病例2940例。爲儘快阻斷疾病傳播,本週,廣東全省開展了爲期一週的集中滅蚊行動。位於中山市的黃圃鎮,每晚6時,各家各戶相約一起點燃蚊香。志願者介紹,這個時間是伊蚊活躍的高峰期,大家一起點蚊香,可以把蚊子從家裡趕出去,再配合外圍的集中消殺,就能最大限度殺死蚊子。爲杜絕後患,伊蚊的卵和幼蟲也要一併消滅。家裡的馬桶、花盆、飲水機托盤、室外的窪地,但凡容易積水的,都要“翻盆倒罐”排查清理。
此外,科研人員還找到了更有顛覆性的手段:“放蚊子吃蚊子”。這個明顯比伊蚊幼蟲體型大出數倍的,是華麗巨蚊。它是伊蚊的天敵,據統計,一隻華麗巨蚊在幼蟲時期,至少可以吃掉它身邊的伊蚊幼蟲80到100條。而且華麗巨蚊長大後,無論雌雄都令人安心:它們以植物汁液和花蜜爲食,既不吸血,也不傳播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