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防關鍵在於防蚊滅蚊

□本報記者 李曉敏 馬願

連日來,佛山、廣州等地出現基孔肯雅熱疫情,相關話題也衝上熱搜。據《基孔肯雅熱防控技術指南(2025年版)》,河南省被歸爲基孔肯雅熱流行風險Ⅱ類地區。Ⅱ類地區(11個)指媒介伊蚊活躍期相對較長或既往有登革熱本地病例報告、有一定聚集性疫情發生風險的省份。

基孔肯雅熱究竟是一種什麼病?又該如何有效預防?記者就此專訪了省、市疾控中心專家。

省疾控中心傳染病預防控制所流行病室主任潘靜靜介紹,基孔肯雅熱是由基孔肯雅病毒引起的急性蚊媒傳染病,通過伊蚊叮咬傳播。目前全球已有110多個國家和地區報告本地傳播,主要流行於東南亞、非洲、美洲等地。人羣普遍易感,目前尚無特效藥物和疫苗。其傳播媒介與登革熱相同,均爲伊蚊。值得注意的是,登革熱可發生二次或多次感染,而基孔肯雅熱通常僅感染一次。

在症狀方面,潘靜靜介紹,基孔肯雅熱與登革熱均急性起病,常見發熱、皮疹、關節痛、肌痛和頭痛等,且均以輕症爲主,治療上主要採取防蚊隔離等對症支持措施。兩者的主要區別在於:基孔肯雅熱引發重症的情況更爲少見,但手腕、腳踝等小關節疼痛明顯,部分老年人和慢性病患者可能經歷長期的關節疼痛。

河南多地有白紋伊蚊(俗稱“花蚊子”),它們多在每年5月至10月活動。這種蚊蟲體色爲黑色或深褐色,帶有白斑和銀白斑,屬於“清水容器型”蚊子。其幼蟲多孳生於各類小型積水容器中,如缸、罐、盆、碗、廢舊瓶罐、竹筒、樹洞、石穴等。成蚊多在室外活動,也可飛入室內,攻擊性強,雌蚊主要在白天吸血,活動高峰集中在日出後兩小時及日落前兩小時。

如何有效預防?

“關鍵在於防蚊滅蚊。”鄭州市疾控中心消殺所主管醫師師佳佳介紹,由於登革熱和基孔肯雅熱傳播媒介相同,且我省當前主要面臨輸入風險,因此預防措施可“同防同控”。核心策略是“防輸入、防本地傳播”。

“首先要及時清理各類積水容器,消除蚊蟲孳生地。其次,家中安裝紗窗紗門,防止蚊蟲進入。”師佳佳說,外出時,儘量穿着長袖衣褲,使用含有避蚊胺、驅蚊酯等有效成分的驅蚊劑。

中醫也提供了驅蚊妙方。河南省中醫院肺病診療中心主任醫師孟泳建議,可將金銀花、藿香、紫蘇各10克,加水煮沸,晾涼後裝入噴霧瓶。外出前噴灑於衣物,或者噴灑在工作區域,利用其芳香化濁的特性達到驅蚊效果。

潘靜靜特別提醒,計劃前往東南亞、非洲等基孔肯雅熱流行區的人員,出行前務必查詢目的地疫情信息,並充分做好驅蚊防蚊準備。

“基孔肯雅熱可防可控可治,也沒必要太緊張。”潘靜靜說,從基孔肯雅熱流行區歸國的人員兩週內應密切觀察自身健康狀況,一旦出現發熱、關節痛等症狀,應及時就醫,並主動告知醫生近期旅行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