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零陵:科技發力賦能秋季農業生產

本文轉自:人民網-湖南頻道

眼下正值大豆、高粱、紅薯、中晚稻等農作物產量形成的關鍵時期。爲保障農作物健康生長,連日來,湖南零陵區農業技術人員冒着酷暑在該區田間地頭給農作物“把脈問診”,科學指導羣衆進行田間管理。

“玉米抽雄期要做好防倒伏,大豆花莢期需補施硼肥……”在該區南津渡街道仙神橋村,高級農藝師蘇瓊一邊示範,一邊叮囑農戶“科學管理能讓產量提升20%以上。”

針對當前玉米、大豆、高粱等秋季作物生長關鍵期面臨的持續高溫、病蟲害高發等問題,蘇瓊圍繞“水肥調控”“病蟲害綠色防控”“極端天氣應對”三大主題,結合仙神橋村土壤特性和作物長勢,認真講解關鍵技術要點。

“以前靠的是經驗,現在有了技術人員的專門指導藥物節省又高效。”村民張亞梅說。

在郵亭圩李家橋村的高標準農田裡,新插的晚稻綠油油一片,在微風中起舞,3架無人機進行編隊作業爲晚稻噴灑農藥,統防統治成效顯著:防治成本每畝從25元降至13元,作業效率提升12倍,農藥用量減少30%。種糧大戶鄧光武介紹:“以往人工打藥需半個月,現在三天就能完成。”

“通過配方施肥和飛防技術,我們鎮年減少化肥用量1600噸,糧食畝產提升10%左右;通過減量增效模式,在減少投入的同時提高收益,每畝淨增400餘元。”郵亭圩鎮相關負責人表示。

在富家橋鎮大仙觀村,卿順花家庭農場100畝大豆玉米複合種植田長勢良好,農藝師楊秋生正在採集數據。“當前要重點做好應對高溫乾旱工作,及時澆水及葉面噴施葉面肥,增強抗倒伏能力。”楊秋生說。

零陵區農業農村局副局長陳海明表示,零陵區將始終保堅持藏糧於地、藏糧於技政策,持續推進農技服務下沉,以科技創新助力農業提質增效,爲秋糧生產保駕護航。(殷雅君 唐高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