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零陵:“農家書屋十模式”賦能鄉村振興高質量
近日,在零陵區黃田鋪鎮名山嶺村,村民黃小江不時翻閱《油茶高產品種栽培》,他將其視爲“致富寶典”。“這本書從油茶的高產品種栽培技術和病蟲害防治都講解得清清楚楚。通過學習,我的對油茶種植和管護能力有了很大提升,對產業發展也更有信心了。”
書籍是進步的階梯。近年來,零陵區充分發揮全區15個涉農鄉鎮街道327個涉農村社區農家書屋思想、宣傳、文化陣地作用,組織舉辦形式多樣的主題閱讀活動,並持續開展“行走的農家書屋”圖書借閱配送服務,將黨的創新理論和農業技術知識送到羣衆家門口,爲鄉村振興注入知識力量。
該區創新探索“農家書屋+產業發展”模式,整合資源建立特色產業書籍庫,按需配送至借閱羣衆手中,助推鄉村產業振興;打造“農家書屋+紅色動能”模式,依託紅色文化資源開展讀書活動;推廣“農家書屋+少兒實踐”模式,組織志願者開展公益課堂、閱讀實踐等,豐富農村青少年兒童的精神文化生活。2024年以來,該區已開展主題閱讀活動500多場次,惠及羣衆10萬多人。
“我們依託村裡的新時代文明實踐站和農家書屋,每季度都組織開展相關主題閱讀活動,特別是端午、重陽、寒暑假等重要節點,書屋熱鬧非凡。”黃田鋪鎮名山嶺村支書、主任黃石保說,該村開展的主題閱讀活動形式多樣,從經典誦讀到科普分享,有效激發了村民的學習熱情,豐富了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
在組織開展閱讀活動之餘,零陵區還探索開展“行走的農家書屋”圖書借閱配送服務,把羣衆需要的各類圖書精準配送到家門口或田間地頭。2024年以來,全區已配送農家書屋借閱書籍1000多本,受益羣衆600多人。
零陵區通過構建“需求採集、精準配送、實踐轉化”全鏈條服務體系,逐步實現了從“文化傳遞”到“文化培育”的跨越,爲培育新時代高素質農民、發展鄉村特色產業探索了有效路徑。
“我以前很少去村裡的圖書室,也不知道書屋裡有什麼書。有一次駐村工作隊員問我想看什麼書,我就提出要看養殖方面的書,沒想到第二天他們就送書上門了。”提到“送書上門”服務隊,南津渡街道牛皮灘村村民翟小云感激不已。
由包村的鄉鎮街道幹部、駐村工作隊員、村“兩委”包隊成員和文化志願者組成的“送書上門”服務隊,在開展入戶走訪、政策宣講、數據收集等工作時,同步開展攜書入戶、精準配送,不僅豐富了鄉村文化生活,提高了村民的文化素養和致富能力,還拉近了與村民之間的距離,有力推進鄉村治理體系建設,助力鄉村振興高質量發展。(許曉磊 唐高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