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科技賦能甘薯產業高質量發展
近日,由廣西農業科學院指導,國家甘薯產業技術體系南寧綜合試驗站、國家現代農業產業技術體系廣西薯類創新團隊、合浦縣農業農村局和合浦縣農業科學研究所,聯合主辦的甘薯新品種新技術田間展示觀摩會在北海市合浦縣舉行。通過新品種展示、技術觀摩、產業論壇等形式,爲廣西甘薯產業高質量發展注入科技動力。
合浦縣是廣西甘薯主產區之一,種植面積超19萬畝。在西場鎮謝屋村500畝示範基地,37個鮮食型、澱粉型甘薯新品種和5項新技術集中亮相。國家甘薯產業技術體系南寧綜合試驗站站長李慧峰介紹,基地重點展示了廣西自主選育的甘薯新品系,其中“桂薯Y22-2”得到與會專家和種植戶的一致好評。田間作業演示環節,甘薯移栽機的快速高效作業吸引了衆多目光。“機械化是甘薯產業規模化發展的關鍵,未來需進一步優化設備,降低生產成本。”農業農村部南京農業機械化研究所嚴偉表示。
會議期間,2025年合浦縣甘薯產業發展論壇同步舉行。國家甘薯產業技術體系副首席科學家曹清河、食品加工專家孫健、種薯繁育專家侯夫雲等圍繞品種選育、種苗健康、食品加工和機械化生產等議題展開深入探討。曹清河認爲,廣西甘薯產業潛力巨大,但需突破良種良法配套、農機農藝融合等技術瓶頸。侯夫雲則強調健康種苗的重要性:“通過脫毒技術培育的種苗可顯著降低病害風險,提高產量。”此外,孫健從加工角度提出建議:“開發甘薯深加工產品,如薯片、薯粉等,延長產業鏈,能顯著提升附加值。”
近年來,合浦縣依託國家甘薯產業技術體系和廣西薯類創新團隊的科技支撐,甘薯單產水平顯著提升。沙田鎮淡水村180畝試驗田通過技術改良,畝產高達2900公斤;西場鎮老溫村3000畝連片種植基地成爲全區示範樣板。“縣委、縣政府將持續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推動甘薯產業向標準化、品牌化方向發展,助力農民增收。”合浦縣委副書記陳迪說。
廣西農業科學院成果轉化處處長車江旅認爲,此次觀摩會不僅是新品種新技術的展示,更是“產學研推”協同創新的成果體現。未來將繼續加強技術集成與推廣,爲廣西甘薯產業高質量發展提供科技支撐。廣西薯類創新團隊首席科學家嚴華兵提出,下一步將重點推進三方面工作:一是加強品種選育,培育適應性強、市場潛力大的新品種;二是推廣綠色高效栽培技術,實現大面積單產提升;三是深化產業鏈合作,推動甘薯從“田間”到“餐桌”的全鏈條發展。
來源:農民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