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安仁:青雁歸巢築夢 才聚仁城啓新篇

本文轉自:人民網-湖南頻道

“以前總覺得創業離自己很遠,今天聽完前輩們的經歷才發現,原來家鄉的市場裡有這麼多觸手可及的機會。”日前,在湖南安仁縣人才共享空間內,剛聽完創業分享的返鄉大學生譚瀅難掩興奮,“縣委組織部和團縣委搭的這個平臺,不僅讓我們瞭解了政策,更讓我們看到了回鄉發展的可行性。”

當日,由安仁縣委人才辦主辦的“青雁歸巢·才聚仁城”2025年大學生創新創業交流分享會如期舉行,40餘名安仁籍返鄉大學生與優秀青年人才圍坐一堂,圍繞“如何在家鄉土地上實現創業夢”展開深度交流,現場既有政策乾貨的“精準滴灌”,也有創業故事的“鮮活樣本”,更有人才與家鄉的雙向奔赴。

從“政策盲區”到“心中有數”:一場“量身定製”的解讀會

“大學生創業最高可申請30萬元擔保貸款,小微企業創業擔保貸款最高可申請400萬;營業執照辦理現在全程網辦,最快1個工作日就能拿證……”活動現場,縣委組織部、縣人社局、縣市監局的工作人員化身“政策宣講員”,圍繞人才落戶、創業補貼、證照辦理等大學生最關心的問題,用“白話版”解讀讓政策“活”起來。

“以前總覺得政策像‘霧裡看花’,今天才知道原來家鄉爲我們考慮得這麼細。”返鄉大學生羅鑫邊記筆記邊說,“特別是‘一網通辦’流程的演示,讓我對創業第一步有了清晰規劃。”

從“酸甜苦辣”到“本土樣本”:創業者的“掏心窩”分享

如果說政策解讀是“指明方向”,那麼創業代表的故事則是“點亮燈塔”。活動中,青年創業者劉建平、何軍、李煜先後登臺,用“接地氣”的講述還原了從萌生想法、克服困難到企業成長的全過程。

“我在珠海刷過車、杭州端過盤、上海打過螺絲,每月3000塊攢不下錢。”曾是漂泊異鄉打工仔的何軍坦言,轉機出現在他決定“回家創業”——通過街頭蹲點觀察發現商機,在學校周邊開起了小吃店,加入了加盟店,拿下了縣城總代理。“我先後開了5家店,成立了公司,高峰期一家店就帶動30多人就業。”何軍講述的創業經歷讓在場大學生深刻體會到:紮根家鄉,也能闖出一片天。

一個個“本土化”創業案例,既分享了“踩過的坑”,也透露了“撿過的寶”。“原來家鄉的好多農產品和本土文化都是‘潛力股’,關鍵是要找到與市場需求的結合點。”大學生肖敏邊聽邊在本子上列下“家鄉資源清單”,“回去我就想做農產品直播,把老家的好東西賣出去。”

從“單場活動”到“常態生態”:人才沃土裡的“仁城實踐”

此次分享會,僅是安仁縣深耕人才工作的縮影。近年來,爲落實省委、市委“加快吸引集聚青年人才”要求,安仁縣堅持“人才強縣”戰略,通過“政策+服務”雙輪驅動,着力打造“樂享仁城”人才活動品牌:一方面,高質量推進人才公寓建設,以“拎包入住”標準打造“人才驛站”,解決青年人才後顧之憂;另一方面,依託人才共享空間、黨性教育基地等陣地,按照“一月一活動、一期一主題”要求,今年以來已開展“樂享仁城”系列活動5期,覆蓋360餘人次,涵蓋思政教育、創業交流、讀書分享等多元形式。

“今天的分享會不是終點,而是青年人才與家鄉雙向奔赴的起點。”縣委人才辦相關負責人表示,將持續完善“引才、留才、用才”全鏈條服務,讓更多的創業“青雁”回到仁城、紮根仁城,爲安仁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注入人才動力。(譚利炳 劉祥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