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安仁:糧安天下始於春 萬象“耕”新正當時

本文轉自:人民網-湖南頻道

春耕時節,湘南大地的油菜花初開,金黃的花簇星星點點地散佈在安仁縣廣袤的田野間,農機轟鳴聲與農技人員講解聲交織成春耕備耕交響曲。作爲全國糧食生產先進縣,這個有着“湘南糧倉”美譽的農業大縣,正以“起步即衝刺”的姿態,在春耕備耕的賽道上奮力奔跑。

良種築基:源頭管控守護“糧安命脈”

走進湖南生平米業股份有限公司,130噸優質稻種整齊碼放。工人們正熟練操作叉車,將質檢合格後的種子運往各鄉鎮農戶家中。董事長何秋平輕捻稻種介紹道,“每一粒種子都經過了嚴格質量把關,公司全流程質量追蹤體系確保產品都能追根溯源,讓農民用上‘放心種’,大家吃上‘放心糧’。”

在排山村新三湘農資供應點,安仁縣紀委監委聯合市場監管綜合行政執法大隊採取“臺賬覈查+實地抽檢”雙監督模式,對公司農資開展覈查抽檢,確保農戶能夠買到“放心種子”“放心農藥”“放心化肥”。貨架前,種糧大戶李寶寶邊選購邊感慨:“現在買農資就像超市購物,明碼標價還有質量保證。”

近年來,安仁縣構建“三位一體”農資保障體系。政府建立30萬元應急儲備金,企業實施“淡儲旺供”機制,村級設立農資服務驛站全力保障春耕備耕。目前,全縣儲備化肥5000噸、農藥116噸、農膜16.8噸,重要農資價格同比持平,儲備量較上年增加20%。

農機列陣:智能裝備激活“春耕戰場”

安仁犇犇現代農業專業聯合社的農機庫裡,檢修員陳曉偉正給無人駕駛插秧機安裝北斗導航終端。“這臺‘鐵牛’能自動規劃最優路徑,作業精度達到2釐米。”他輕點遙控器,農機立即響應指令。

安仁縣農機事務中心主任侯智超爲筆者算了筆賬:“全縣1萬餘臺農機完成‘全身體檢’,農機總動力達37萬千瓦。今年新推廣高速插秧機、無人植保機等智能農機具1025臺套,農機作業綜合機械化率將突破90%。”在牌樓鄉萬畝示範片,農機手王師傅操作着新購置的旋耕施肥播種一體機:“這臺機器每天能作業50畝,頂80個勞力!”

科技到田:育秧車間解碼“豐收密碼”

在鑫亮糧油發展有限公司育秧大棚內,安仁縣鑫亮水稻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負責人李嘉亮正在查看育秧情況。他身後,育秧工廠的全自動播種流水線,完成一組育秧盤,只需要15秒的時間。李嘉亮介紹,“我們現在採用的是精確播種,每盤的用種量控制在50g到60g,每畝的成本可以節約1到2斤種子,育秧工廠通過智能控制系統,對溫度、溼度等指標進行及時調整,出芽率達到98%以上,經過專家測產,我們每畝產量達到1100斤以上,比傳統的育秧模式,提高了10%。”

安仁縣農技服務體系持續發力,組建13個糧食生產暨早稻集中育秧技術指導小組分組包片深入田間地頭,將早稻集中育秧、糧食監測點水稻種植、雙季稻綠色高質高效技術送到田間地頭,幫助種糧大戶解決實際問題,確保糧食播種面積和產量穩定。

政策滴灌:金融活水潤澤“希望田野”

在合議農機合作社農機大棚內,理事長尹尤忠正在檢修農機具,他指着新購的插(拋)秧機說,“新機器比老機器操作簡單,易上手,效率高,縣裡鼓勵種糧大戶將農機升級換代,我社新購14臺插(拋)秧機,縣裡補貼34萬元。”

今年,安仁縣整合雙季稻輪作、集中育秧、商品糧大省獎勵等專項資金3000萬元,爲春耕備耕注入真金白銀,激發農民種糧積極性,全力守護“米袋子”安全。統籌480萬元產糧大縣獎勵資金,對新購插秧機、拋秧機等短板機具實施一次性作業獎補,推動農機裝備升級換代。完善糧食生產災害保險機制,爲種糧大戶、家庭農場等提供投保理賠服務,降低自然風險損失,爲種植戶保駕護航。

據瞭解,安仁縣2025年計劃全年完成糧食播種面積67.2萬畝,其中早稻面積23萬畝,早稻集中育秧面積17.5萬畝,機育插(拋)面積22.5萬畝,大豆麪積2.5萬畝,確保糧食產量達28.1萬噸。

行走在安仁的田野間,優質稻種整齊碼放,智能化育秧工廠高效運轉,北斗導航農機精準作業。一幅“藏糧於地、藏糧於技”的春耕備耕畫卷徐徐展開,正勾勒出全年糧食豐收的堅實基底。(譚利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