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城市“青和力” 構築聚才“強磁場”

從包括“來青求職免房租、在青購房低月供”在內的12條房地產新政,到“首次在青創業即享補貼”的新一輪就業創業補貼政策,近日,青島密集出臺“青年利好”政策,“圈粉”無數青年人才。

人才是第一資源,是城市競爭力的核心要素。今年初,“杭州六小龍”爆火帶來創新“鮎魚效應”,讓各大城市愈發認識到青年人才的價值。廣東推出規模、力度堪稱“史上最強”的“百萬英才匯南粵”行動,北京打出“組合拳”解決應屆畢業生“北漂”住宿困難,蘇州兩個月內連續出臺“AI人才九條”和青年人才新政……新一輪“引才PK”中,各地紛紛開出優厚條件。

着眼解決青年人才“急難愁盼”,今年以來,青島持續釋放青年友好“信號”。推出促進高質量充分就業“二十五條”,實施在青高校畢業生等青年就業見習實習專項計劃;開展加快博士後人才集聚“十大行動”,力爭今年年底全市累計集聚博士後在青創新創業人才達1萬人;舉行1000場招聘會,實施助航青年羣體就業“十個一”行動;密集開展“招才引智名校行”,政企攜手赴全國各地靶向招募青年人才……一系列務實舉措,是最直白的“告青年書”:正在加快構建創新型產業體系的青島,亟須加速佈局與之相匹配的人才體系,願敞開懷抱廣迎青年才俊,打造青年人才集聚新高地。

用心聚才,構建產業導向的青年人才發展體系。增強城市產業與青年人才的“黏性”,是吸引聚集青年人才的關鍵。秉持人才引進要符合“產業邏輯”的原則,青島近年來不斷深化產才融合,建立急需緊缺青年人才目錄,對集成電路、人工智能、智能家電等重點產業鏈精準佈局“人才鏈”。今年一季度,全市引育各類人才5.43萬人,首次來青青年人才達2.38萬人。面向未來,青島加快推出高質量就業實習崗位,持續開展“百所高校千名博士青島行”“招才引智名校行”等活動,進一步放大產業發展與人才集聚的“互促效應”。

誠心留才,完善青年人才服務保障體制機制。留人要留“心”,留“心”要用心。從青年人才安身安心安業的現實需求出發,青島正加快推進“青年優驛”“青年優徠”“青年優購”項目,精細化配置教育、醫療等公共服務資源,努力讓各類人才在青島心無旁騖幹事創業。擁抱青年人、成就青年人,青島以更大力度、更實舉措,打造更加開放包容、充滿活力的城市文化,搭建青年交流社羣平臺,舉辦豐富多彩的文化活動、體育賽事,增強城市的“青和力”和歸屬感。

精心用才,充分釋放青年人才創新創造活力。用一賢人,則羣賢畢至。支持青年人才挑大樑、當主角,需要建好用好以博士後工作站、重點實驗室等爲主體的重大創新載體,爲青年人才發展搭建舞臺,確保“好鋼用在刀刃上”。同時,還應進一步完善青年人才使用、管理、保護機制,加快建立以創新價值、能力、貢獻爲導向的人才評價體系,以薪酬待遇、職業發展空間、良好的工作環境等展現城市尊才愛才誠意。

城市更“青和”,青年更有爲。青春之島,爲青年人才建功立業提供了廣闊舞臺。相信隨着新一輪青年人才政策紅利進一步釋放,會有越來越多的青年才俊選擇青島、紮根青島,匯聚青春力量,擔當作爲幹事,實現青年人才與城市發展的“雙向奔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