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電廠延役可行性?曾文生:核廢無法解決將成世代問題
立法院教育及文化委員會日前初審過「核子反應器設施管制法」修正草案,重啓核電延役機會,臺電董事長曾文生2日受訪時表示,若後續核廢料無法解決,將造成世代正義的問題。
曾文生2日接受「齊有此理」節目專訪時表示,用不用核電不是倡議者決定,而是經過嚴格的把關程度及嚴格的經營,來獲得社會的認同,同時,這是世代的責任,後續的核廢料能否獲得解決是重要的環節,若能獲得解決,核電獲得支持的可能性就會大幅增加。
曾文生強調,能源的使用都會有風險,尤其是核電的使用會有一定程度的風險,臺灣的核電廠要面對的就是地震風險,大家是否認爲這個風險在可接受的範圍內?
由於在野黨已着手修法,爲核電廠延役解套,臺電評估核電廠延役的空間如何?曾文生表示,核二廠因纔開始處理幹貯設備,物理上無法馬上延役,要花一段時間將燃料棒取出後纔有運轉的機會,纔可以開始做安全評估。核三則是用過燃料池還有空間可移入,但核安會是否同意臺電在未經安檢的情況下直接爲核三延役,這會有很大的爭議。
曾文生指出,總統賴清德已清楚說明核電的3個價值標準:核能安全、核廢料要能處理,以及民意的支持,這也是民主社會應該有的價值標準。
在野黨爭取核電廠延役,但臺電董事長曾文生認爲,若無法解決核廢,將造成世代正義問題。圖爲核三廠。圖/聯合報資料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