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順平:鮮桃產業鋪就“甜蜜”振興路

8月中下旬,正是河北省順平縣中晚熟桃成熟季,在臺魚鄉南臺魚村桃園裡,果農們穿梭其間採摘鮮桃。據南臺魚村望蕊桃產業現代農業園區負責人張國橋介紹,每天從這裡發往全國各大城市的鮮桃達30多萬斤。

作爲聞名全國的“中國桃鄉”,順平縣桃樹種植面積14萬畝,年產鮮桃20多萬噸,小小桃果成爲農民增收致富、鄉村振興的“黃金果”。

政策引導織就“產業網”

順平桃產業蓬勃發展的根基,源於政府系統性規劃引導。順平縣推行一項計劃、一套班子、一套規劃、一套政策“四個一”機制,出臺了《順平縣桃產業轉型升級實施意見》,從資金傾斜到技術派駐全程護航桃產業發展。

“縣市場監管局幫助我們編制了12個環節的管理手冊,從開花到銷售全流程標準化。”張國橋說,“按照鮮桃含糖量、大小等指標分級後,貼上溯源標籤,在北京商超一個能賣到10塊錢。”2024年,望蕊園區被確定爲“順平桃”國家地理標誌產品保護核心產區,成爲京津冀市場的“香餑餑”。

“桃產業穩定發展需要隨着市場變化,不斷更新桃樹品種,一家一戶很難做到。需要全縣一盤棋,根據縣域氣候、水土、種植習慣等綜合考慮,篩選出適應性強、經濟價值高的新品種。”順平縣林果技術推廣站站長張憲成說。“現在‘早熟蜜’‘黃金脆’等多個新品種替代傳統低效品種,目前全縣鮮桃品種達40多個。”

上世紀80年代到現在,幾十年政策不變,扶持力度不減,順平桃實現了從“一季桃”到早、中、晚熟覆蓋三季,從露天種植到與設施鮮桃種植兼有,從單一銷售鮮果到觀花、採摘農旅融合的合理佈局,桃產業網越織越細。

科技賦能煉就“黃金果”

走進國家級桃產業示範基地“望蕊山莊”,科技元素無處不在。這裡匯聚精品桃省級示範站與全國勞模工作室,成爲桃品質提升的“技術中轉站”,現代管理技術、綠色防控系統,全國新的創新成果通過產業協會、技術能手傳到每個果農手上,轉化爲畝產效益。

依託河北農業大學、河北省農林科學院等高校和科研單位技術力量,望蕊山莊園區牽頭成立了臺魚鄉桃產業協會,不定期開展科技指導,信息交流活動,引進示範推廣新品種、新技術。

“我們採用性誘劑誘捕與迷向絲干擾技術,相當於給食心蟲‘斷糧’和‘絕育’。”張國橋說,這套技術使輻射區優質果率達90%,畝均效益突破萬元。

科技提質,使桃產業得到穩定長遠發展,順平縣先後被確定爲“河北省優質桃生產基地縣”“全國科技興林示範縣”“全國經濟林建設先進縣”“全國林業標準化管理示範縣”,順富牌桃被評爲河北省名牌產品。

今年8月15日,京津冀中熟桃擂臺賽上,順平選送的“綠化九”和“21世紀”雙獲特等獎,印證技術深耕成效。

農旅融合延展“價值鏈”

順平縣14萬畝桃林,每年春季桃花如雲霞,吸引數十萬遊客前來踏青賞花,順平桃花節成爲華北地區著名賞花打卡點。

今年“桃花季”期間,順平縣以花爲“媒”,推出觀花民俗遊、生態採摘遊等多條旅遊路線。伊祁山和望蕊山莊觀花熱門打卡點設置了美食街、農特產品展區,提供特色美食和飲品,形成了集自然風光、民俗風情、生態休閒、歷史文化於一體的農旅融合品牌。

“以花爲媒,通過‘賞花+’延長‘桃花遊’鏈條,變‘花季遊’爲‘桃產業生態體驗遊’,吸引更多遊客到中國桃鄉,提高農民收入。”順平縣文化廣電和旅遊局工作人員李軍介紹。

“除了桃花季遊客爆滿外,節假日遊客也不少,今年‘五一’期間,桃園內農家樂日收入超萬元。” 張國橋翻着遊客登記表,這位全國勞模把桃產業玩出了新花樣——春天賞花、夏秋摘果、全年研學,年接待遊客3萬多人次。

據瞭解,順平縣14萬畝桃園串聯起了百餘個桃果種植專業村和旅遊景點,2.5萬名從業者共享桃產業增值收益。2024年,順平桃產業種植、加工、農旅全產業鏈年產值達17億元,“一顆桃” 成爲推進鄉村振興的“甜蜜”產業。(吳擁軍)